一直有一个理念:觉得网上和心理学上所有教一个女人如何去获得男人的爱的这种行为,都是有病!行就行,不行换下一个!为啥要去讨好,活自己不就得了嘛。
我们在恋爱中经常脱口而出的是3个字“我爱你”那“我爱你”是什么意思呢?
“我爱你”,简单的三个字,但囊括了三个元素:就是“我”、“爱”、“你”,其实爱别人是由三个元素组成的。除了“你”之外,还有“我”和“爱”如果前两者没有任何一个,你都无法学会去爱别人。
首先你得有爱,你才能够去爱别人。没有爱,你用什么去给到别人呢?
其次就是你得有“我”,有“我”你才能够去爱。
这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他是没有办法去爱别人的。
所以我爱你三个字,首先要有爱,要有自我。
什么叫做有自我呢?
为什么说有自我才能够去爱别人?
因为如果你自己都感受不到你自己的存在,你都不知道你内心真实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知道很多人他们都在疯狂的要要要我们需要被爱,然而我们并不知道我们需要怎样的被爱。
我们内心里发生了什么?
我们对自己了解吗?
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别人给我买一束花,给我们一个关心,一个赞美
或者是记住我,给我买一个礼物,或者为我做一些什么才是被爱吗?
不是这样的,而是你去感受一下你内心真实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
就当你开始感受到你自己真实的需求的时候,
你才有可能去感受对方的需求是什么。
所以,你得有自己才能够去爱别人。
另外你得有爱,你才能够去爱别人。
什么叫做你有爱才能给别人呢?
我们经常会强迫自己去对一个人好,这真的是件非常累的事情,就是告诉自己,我应该对他好,我应该为他付出这样那样。
然而你会发现你付出的时候会有很多的违心,或者有很多力不从心的部分,因为你在强迫你自己,所以你就会很累,会觉得想逃离关系,实际上是因为你内在没有爱,所以你才付出不出来。
你在强迫自己透支你自己而已,那我们说你的爱从哪来呢?
怎么说呢?
你被爱过,你才会体验到关系是多么的滋养人的。就关系对你来说到底是滋养你还是无所谓,还是压力?你要去思考一下。
一个人被爱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们见过很多的人,他一直口口声声说我爸爸很爱我,妈妈很爱我,他们只是还有他们的苦衷他们为我做了很多。
实际上不是一个人为你做了很多,你就能体验的被爱,不是你的爸爸妈妈供你好吃的好喝的,又给你做饭,又给你洗衣服,又给你买衣服,又给你拖地,特别照顾你,给你很多钱花,这不一定是一种被爱的体验,你只能说你的爸爸妈妈为你付出了很多。
那么怎么叫做被爱的体验呢?
被爱的体验实际上就是我因为你的存在
而感觉到了温暖,感觉到了和平,感觉到了平静,感觉到了感动,感觉到了温暖,感觉到了开心,感觉到了幸福
因为你的存在,我觉得这一刻我觉得这个世界会变得特别美好起来,整个人都特别的感动。
如果你有这些正向的体验,那么说明你是被爱了的。
而如果一个人口口声声跟你说,我爱你,我多么的爱你,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我是多么的爱你。
你感觉开心吗?
你感觉轻松吗?
你觉得幸福和温暖吗?
如果你没有感觉到这些,只能说他做了很多
然而你并没有被爱过。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被爱的,不是取决于对方付出了什么,而是你体验到的是什么?
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只有你经过一个人,因为一个人的存在感觉到了特别好。
那么你就感觉到关系其实是滋养你的,你就觉得关系特别好。
你就会觉得关系对你来说很重要很重要,你就会想自发的想要去维护关系。
因为关系对你来说很重要,在跟他在一起你能得到很多,你就自然想要去付出了,因为你想得到。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怎么说呢?
我们之所以想要去为关系付出,并且能够真心的去为关系付出,不是因为这是一个责任我们要去做。
而是说我们潜意识里确定,当我对你好的时候,我也能获得你的好。
当你不会去爱别人,
这充分说明你没有被真正的爱过。
没有体验过亲密和链接,没有体验过对方是你的一部分是一件多美妙的事情。
知道这个付出不会得到滋养,当然对这个人就不会有爱。
而当你内心对这个人没有爱,就无法强行自己去爱。
“我爱你”的真正含义是:
有“我”: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
有“爱”:这种爱是自我感知的滋养产生需要更多回馈所激发的付出;
有“你”:基于你的真正需求;
我爱你,就是二个个体需求结构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