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山木》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乘船过河,前面有船要撞上来,这个人破口大骂,骂对方不长眼。
等船撞过来,却发现对面船上没人,是个空船,刚才的满腔怒火,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生气的不是撞船本身,而是对面有没有人。
一件事对你造成了伤害,你生不生气,发不发火,并不取决于事情本身,而是对方的人!
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人,这个人居然无视我!这个人居然想伤害我?不行,我对他不客气!
情绪也就在这里爆炸了。
庄子还有句话说:“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一个人要是不把自己当回事,那就没有人能让他愤怒,让他生气。
一个人的自尊意识太强,自我意识太强,别人稍微冒犯,他就立马反弹回去。
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尝试放下“我”,站在对面的角度去考虑,去理解,去宽宥。
想要的太多,和世界的交集就多,争执分歧也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