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曾国藩,32岁的时候,开始害眼病,36岁的时候完全看不清人影,到了晚年,有一只眼睛彻底失明,大概48岁的时候,走路都需要人搀扶。
他是个书生,连考七次,23岁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中秀才;
这样一个身体不好,资质平平,从来没有打过仗的人,竟然能够带兵屡战屡胜,平定了太平天国,创造了“书生领兵救亡图存”的奇迹。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01.勤能补拙,持之以恒
曾国藩自己曾经说自己“吾生平短于才”,就是他非常清楚,他这个人不是很聪明。
但他一生中坚持五勤,即“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并几十年如一日。
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他这一辈子写了大概2000多万字,平均一年60万字,还是毛笔写的。
一个人短期勤奋是能够做到的,像他这样一辈子勤奋,还达到了恒长的地步,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关键是他还要打仗,还要解决那么多的问题,还要跟疾病作斗争……简直没法想象这个人,是多么勤奋。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自己没那么聪明,能够像曾国藩一样勤奋,又持之以恒,那么我们一样可以做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
02.反思反省,静心养性
曾国藩在28岁从湖南农村,到了北京当官,十年七迁,在短短十年实现了七次跃升,可以说是官运亨通。
可是他这十年过得并不愉快,他和黄帝同僚关系都相处的不好,被黄帝晾晒一边,被大臣耻笑,整个京城的官场,所有的人都不理曾国藩!
但是,曾国藩每日都有写日课的习惯,后来当黄帝晾他一边,被迫休息的那三年,他还拿起了老庄的书!
静心养性,每天反思,每天写日记,慢慢参悟庄子的主张,他曾反思自己,过去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
在他复出回京的时候,曾经的同僚发现:他一下子变得和气、谦虚、周到,跟谁都客气了!
后来有人讲,李鸿章不能欺,太聪明太厉害,别人找不到把柄;左宗棠不敢欺,因为睚龇必报,性情刚烈!
那曾国藩呢?说为人宽厚,不忍欺之。这么巨大的变化得益于他不断的反思反省!现在的我,也想每日践行自由书写,每日反观反思自己当日的言行,不断提升自己!
03.真干实干,不畏艰难
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黄帝让赋闲在家的各地官员组建团队练兵,其他人都是借机敛财或者忽悠应付黄帝。可是曾国藩是真办团练。
他到衡阳去练兵的时候,面临着“五无”的状态:
没有办公场所,就直接在祠堂里办公;没有职权,就自挂牌“湖南审案局”;没有经验就自己摸索;没有朋友就到处跟人解释,跟朋友说自己要干什么;没有钱就劝捐、勒捐……
这个过程,他亲力亲为,深刻实践了他的“五勤”,就是这样慢慢地练起了一支17000人的湘军队伍。这支队伍在和太平军3万人碰在一起时,十战十捷!而以往的经验中,官军见到太平军3万人直接就跑了。
《墨子·修身》里记载:“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我想曾国藩虽然是读书人,但通过亲身实践,比如他练水军的方式,他每到一个地方要求挖沟筑墙,反客为主的作战方式,实现了一介书生力挽狂澜,救国家于危难之间!
所以,只有真干实干,才能从实践中获取经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畏困难,方能达到目标!
写在最后:
有人喜欢王阳明,他的心学“知行合一”影响了多少人,他带兵打仗也很牛!
可我想,他太聪明了!学习他模仿他太难!
我们就是普通的人,曾国藩那么一位资质平平、身体孱弱的书生,凭着“勤奋、反思、持久”等特质,就能成为了不起的人!
我想,我们也可以具备这些特质,努力在自己的领域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