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悟出来一个道理。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投入感情。
明白这个道理,付出了很多的代价。
以前年少,一腔热血,不懂得为什么那些成年人有时候那么冷漠和冷血。
如今逐渐成熟,我也成了以前自己眼中的那个“冷漠的人”。
我还记得十年前,“误入神坑”,上了贼船,我不止一次的问自己,我选择这里,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是为了荣誉?可惜那时的我还没有这样的职业认同感。
是为了未来?可是那时的我年少无畏,不知愁为何物。
我每日辗转反侧,在那样苦逼的日子里,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终于,有一天,我觉得,有一帮生死相依的兄弟,也许是我选择的意义。
所以,我极力融入那个集体,也取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也有了一帮自认为过硬的兄弟。
可是,我忽视了自己的内心。
我自己是一个矛盾结合体。
一方面,我重感情,可以为了分班独自找个角落哭;
另一方面,我又怕与别人走的太近,因为我怕走的太近,看得太清,最后连朋友也没得做。
渴望爱与被爱,又害怕受伤。
所以我本身确实重感情,却也不是个喜欢主动的人。
人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我从小就会察言观色,自身很敏感,懂得牺牲自己,取悦别人。
在心理学上,这种类型的人,是牺牲奉献型。
我从来不会指望别人主动对我好,相反,无缘无故的好,会让我心慌。
所以,我会格外珍惜别人的好。
所以现在回过头去看,为了融入,为了我认同的价值,我改变了太多。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会患得患失。
一方面,我在心里把一些人真的当成了兄弟,另一方面,我又怕他们辜负我,让我心寒。
我看似跟每个人都很好,看似人缘也很棒,我也一度认为,我得到了我想要的。
可是,回过头去看,我真的很孤独。
我不喜欢和他们一起出去热闹,也不喜欢一起喝酒显得亲热,更不喜欢为了表示我们是兄弟而报团。
所以有的时候,看到他们打打闹闹,融入一起,我会不由自主地羡慕。
但我一直是一个人。
我其实还是习惯一个人。
我从来不会把希望莫名的强加给别人,不会对别人强行道德绑架。
所以我一直认为,我遇到了困难,别人帮,是道义,是感情,我要珍惜;
别人不帮,也是自然,是正常,没必要觉得自己被负了一样,玻璃心碎一地。
但可能感情,就这样慢慢地淡了。
这,或许就是成长得来的经验。
所以,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比较自然。
这种悠闲的孤独感,我很喜欢。
但我不会放弃热爱生活。
也不会放弃爱别人。
只是,我不想为了得到别人的友情,放弃自己。
只能说,真正的感情,可遇,而不可求。
随遇而安,随心所欲。
爱人,与被人爱。
人生这么长,总会有懂你的朋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