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着


再次读到余华的《活着》,不禁泪流满面,生命里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支离粉碎,只剩下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黄牛在灯光下回忆……

活着是一种哲学,每个人都活着很累。累,说明承担了责任,证明没有退缩。在累的时候,也要学会笑看人间欢喜,乐对成功失败,无畏人间生死,看到人情冷暖。

活着又是一种修行,多少放不掉,想不开,面对死亡,全释然了。漫漫人生,种下善良得善缘,种下邪恶得恶果,一切因果源于自己,怨不得,推不掉!

越是这样一个薄情的人生,越要真情地活着!


一大早,老家打来电话,六姑找的养老女婿不大善待她,一个人住在屋里,谁也不见,多年抑郁,得了癌症,没几天了。

四姑,印象中很善谈开朗,在外面有公职的姑父却从来不大待见她,很少进那个家。时间长了,也抑郁了,现在瘫痪在床上。

是不是家庭都会被感染影响?他的儿子,小时候我们还经常在一起玩耍,一起写作业,记忆最深的就是他同时拿三四支笔写罚写的生字,很运用自如。这样一个阳光活泼的一个男孩,多年不见,不知道变成什么样的男人,就知道后来去了石化上班,后来娶妻生子……按理说应该不错,可谁想,他的老婆因为抑郁,喝药死了。

三叔,小时候最亲切的,脾气也最好的三叔,记得我得肝炎在老家住院的日子,三叔买来我最爱吃的零食,透过窗户来看我。他不仅脾气好,说话慢条斯理,而且做得一手的好菜。

可命运就是不济,三叔年轻的时候因为单位效益不好,提前办了停薪留职。后来开过餐厅,做工程……都做得不是很起色。

而三婶,命里凭着一股拼搏的劲儿,白天教课,晚上秉烛夜读,甚至怀孩子,生病都不放弃。终于,她由一个民办教师成功转型为吃皇粮的正式教师,由一个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一路爬上副校长的职务。印象里她很严厉,说话尖酸刻薄,我不大敢接近她。

后来我上班了,去探望三叔,他饭前饭后忙碌着,张罗了一大桌子诱人的饭菜,而三婶,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聊天,看电视……吃完饭后,三叔还抱来了一大摞鲜红的荣誉证书,‘’这是市级教学骨干……"‘’这是校长聘书……"‘’快看!快看!这是省级教学能手……有了这个证书,坐飞机还能打折…‘’三叔神采飞扬地炫耀着三婶的各种证书,不知不觉把三婶吹捧到了一个女皇的地位,而三叔却如此卑微,低到尘埃里。我悲哀地看出,这个家,三叔不当家。

后来三婶退休了,光退休工资一个月就七八千。大女儿研究生毕业,在青岛考上了公务员,并找到了如意郎君,据说男方家知识分子家庭,经济殷实,对人和气。二女儿大学毕业,连续两年拼搏奋战,也终于在青岛考上了教师的编制。这样的一个家庭,算是小康家庭吧!生活应该很美好吧!可花白头发的三叔,因为没有退休工资,因为一生没有积攒多少钱,仍然大多时间漂泊在内蒙做厨师。

6年前,父亲病危住院,远在他乡的三叔连夜打车,走了一天一夜,就为了见父亲的最后一面。可三婶知晓,痛骂三叔一顿,还把他赶出家门。打那以后,三叔再也没有露面,也没有出现在我父亲的殡仪里。

兄弟一场,今生今世的缘分不就是要目送亲人的离别吗?然而对于三叔,却是永远的遗憾和无奈,恐怕弥补不了。

父亲一病就是十多年,哪儿也去不了,生他养他的老家也回不了,他的那些兄弟姐妹也照顾不了。慢慢的,他跟老家距离越来越远,直到临终,父亲都没有提及老家……

父亲是2018年五月走的,那个五月,先是母亲节,又是父亲节,接着520,微信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爱的表达和表炫耀。而对于我,却是黑色的五月。满园怒放的蔷薇看不到,李谷一甜美的声音听不到,就算是最喜欢的美餐也没有了味觉。

临终的他,在生与死的边界线上痛苦挣扎着。一块青一块紫的皮肤,松垮得犹如褪掉的蛇皮一样。浮肿的眼角噙着泪水,充满了不舍与牵挂。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大张着嘴巴,却吐不出一个字。在他微皱的眉头,攥紧的手里,我读出了,他要我们好好活!

父亲走后,我的天空里再也没有为我挡雨的人。留下我,母亲,还有一个没长大的女儿相依为命。

回想自己前半生,好像在不断地试错,也做错过很多事。幸运的是,无论风雨,我们还活着。

就像《活着》中说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人这一辈,本就是一场得到与失去的过程,拥有从来都是侥幸,失去才是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