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美好和谐画面:
过去车水马龙的城市,野生动物们曾经拥有的栖息地,它们终于又可以悠闲地嬉戏……
野生火鸡成群结队逛起了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大街。
海豚在法国南部不再游人如织的海滩上畅泳,在南美智利圣地亚哥的市中心甚至出现了美洲狮……
在看以往繁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们发现了令人震惊的变化——运河里的水竟然变得通透无比,清澈见底。当地居民又看到了鹈鹕捕鱼等往昔近乎消失的美好画面。
在阿根廷的海滩,曾经熙熙攘攘的游客被成群结队的海狮所取代。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猴子出现在公路上和写字楼内。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人们见到了久违的蓝天。野生动物又悄悄地出现在了欧洲空荡荡的城市中。在米兰的公园里,野兔正在追逐嬉闹;在罗马市中心的铁轨上,黑鸭子正带着鸭宝宝悠闲散步……
疫情为人类社会快速的发展按下暂停键,终于安静下来了,我们似乎听到了地球的脉动和呼吸。这次疫情仿佛让我们回到老子时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亲近和谐。又似乎是庄子时代,“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难道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世界?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天本来合一.。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受制于自然。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由敬畏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到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的出现使得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然界完全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人类开始大规模砍伐森林、垦殖草原,过度开采矿产,滥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导致了水土流失、土质下降、沙漠化、盐碱化。野生动物失去原有的栖息地,失去家园而流离失所。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因为口腹之欲而肆意破坏自然和掠杀野生动物。
忽略自然规律,其结果不仅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被破坏,必然受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就是最好的例证。
人类总是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心”,是万物的主宰。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中庸·第三十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也就是说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就是强调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共存共荣的。 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人类在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获取,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
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定位,更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保护原生态,构建和谐生态环境,与动物和谐共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古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论语•述而》记录了孔子在渔猎时所遵循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