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无穷|张错|山居的日子 就是如此的断然与无闻

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山居》张错
默默淘米煮饭,
再把卷心菜一刀切了,
山居的日子,
就是如此的断然与无闻,
粗茶与淡饭,
日子是无声的,
所以修辞显得笨拙了,
山居是无人的,
所以礼仪都疏忽了。
天气凛寒的山岭,
清晨推窗,
有雪,佳。
去兮,暮色强掩夕阳,
无妨。
只是每逢连夜苦雨,
总缺一束春韭,
或是一个久无音讯,
飘然来访的旧友。
远离得失荣辱后,
日久山居成了寻常百姓,
无动于大江健三郎,
或是慈禧太后,
惟淡泊心情仍常带一种牵挂,
远处的岛国——
枫叶犹醉否?
清酒犹温否?
豪情犹存否?
风情犹在否?

好诗拙评:


想来很多人对张错的了解是从简媜开始的,简媜在她广为人知的《四月裂帛》中引用张错的《漂泊者》及其他诗句,让许多读者了解到她这位好朋友。说来也奇怪,张错的作品能找到的廖若晨星,国内也不见广泛流通的出版物,这种状况对于他的诗歌功力而言,总是不相匹配的。

由于数量有限,得以让我在较短时间内就阅读完其在大陆可以查阅到的作品。这首《山居》不能算最出众,也不惊艳,但足够涵盖张错大部分作品的特点——与文言紧密相连的表达习惯;语言随和,读之舒适而不觉简陋。

我喜欢他开诗的果断利落,从饮食这个角度切入,默默淘米煮饭,切开卷心菜的瞬间,咔嚓一声,与山外世俗皆做了断了。“山居的日子,就是如此的断然与无闻”,这正是张错诗歌宜人的原因,在意象协助表达的同时,诗人并未忽视口语化能带来的轻松体验,自主地对心理状态加以阐释。之于山居生活,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传递其中的无人与无声。我很欣赏诗人选择的两个角度——“修辞笨拙了”“礼仪生疏了”,言语和礼节作为与人社交的必备工具,在这个封闭的山居环境中,“我”已经遗忘了,社会身份正在不断被剥落,露出一个本真而天然的自我。

山间生活究竟如何呢?诗人并未进行详细的描绘,仅仅通过早晚两个场景,分别用几个字,写山中之景,也写山中人的心态。“清晨,有雪,佳。去兮,暮色,无妨。”如此笔体颇像民国文人之日记,隽涵,简明,意蕴深厚。山居静寂,自然即我,我即自然,轮回变化天意注定,与我何涉。

“只是每逢连夜苦雨”,独自对窗听雨,寂寞增生,眼前不见蓬勃新意,就念念不忘是山外旧友。山中隐居自有好处,波澜不惊荣辱偕忘,而山外总有一处纷繁牵动着“我”,这种牵挂是文学与政治之外的,与感情本身息息相关,再淡泊也无法忘怀。远处的岛国,枫叶怎样,清酒怎样,温醉不过是一场描摹的点缀,豪情与风情,却不停侵略着山中独居的超然出尘。

犹存否?犹在否?割不断,山居便不寂寞了。

周幼安 17.04.2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的:使犬依照口令坐下为其他科目奠定基础。要求:姿势端正,动作迅速,自然。口令:‘坐’ 手势:左侧坐:以左手轻拍左...
    大漠飞狐的梦想阅读 1,079评论 0 49
  • 一)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学习理论 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学习需要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在认知阶段...
    此木李阅读 8,199评论 0 2
  • 戒烟,是每个烟民永恒的话题。 没有想过戒烟的烟民不是好烟民。 男人们尚且在吸烟与戒烟里徘徊,何况是女人。 我准备戒...
    小M消失笔记阅读 217评论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