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故事,名为《小猴子下山》。
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
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
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学生们知道,做事情要明确目标,一心一意去做。如今再回想这篇文章,感悟却有所不同。
01
选择很容易
第三选择很难
小猴子为什么会放弃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转而去追逐其他东西呢?
外界的诱惑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个故事中,不论小猴子得到了什么,都会遇到新的诱惑。
面对选择,每个人都知道要选择在自己的预期中,最符合个人喜好的、或者是最能带来利益和价值的,小猴子也是这样。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有人放弃工作为了照顾孩子;有个人为了事业透支了健康,更不乏有人为了虚荣摧毁了家庭。
你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拥有了“玉米”吗?不,他们知道。只是他们想获得更多、更好。
这有错吗?没有。每个人都有向需求金字塔顶端攀爬的欲望,同时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将会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东西。
这似乎是一个困局,一个零和博弈。我们似乎无法在现有条件下,在不失去的前提下有所得。事实上,我们可以,只要懂得1+1>2的秘密——第三选择。
什么是第三选择?就是符合双方条件和利益的前提下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为了教育孩子而放弃工作的妈妈。在照顾孩子和工作之间,第三选择就是:如果在家全职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那么,也不要忘记自己充电。当孩子能够独立的时候,妈妈仍然可以重返职场,不至于被社会淘汰。但如果妈妈选择工作,则可以聘请专人照顾孩子,或者送到托管班、寄宿学校。这都是解决的可能方法之一。
如果是为了事业透支健康的爸爸,事业和健康之间的第三选择,可以是每天早起半小时的锻炼,可以是定期的身体检查,甚至仅仅是健康意识的提高都可以找到更多的第三选择。
02
成功很容易
确定目标很难
其实,故事中的小猴并不能说什么都没有得到,因为他曾经拥有过玉米、桃子和西瓜,也不能说小猴三心二意没有专一的目标。在我看来,小猴子是因为目标太大,才导致最终一无所获。
怎么理解?小猴子下山,如果目标是找个玉米,那么他不会对桃子动心,如果是找些填饱肚子的东西,那么他不会对小兔子感兴趣。只可惜,小猴的目标太大——他想拥有一切。
当一个人有一个远大但又不是特别清晰的目标时,很容易跑偏。
打比方,一个人设定目标——成为一个有钱人。他可能开始很努力的工作,后来发现赚钱速度不如别人炒股票,再后来发现,炒股票不加杠杆盈利根本没有达到最大化。结果,他无法驾驭风险,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再比如,一个人想追求幸福,想嫁得好,她可能选择物质条件最好的人成为伴侣,结果挑着挑着,将自己剩了下来。即使挑到了满意的,最终可能也只是物质满足精神空虚罢了。
如果,把“成为一个有钱人”的目标改为“成为某个工作领域的精英”,那么自然会成为有钱人。
如果把“追求幸福”的目标改为符合某种价值观、拥有某些重要素质的异性,那么一定会得到她想要的幸福生活。
学会第三选择,学会使目标更加具体清晰,你就战胜了生活中90%的人,成为少部分拥有且满足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