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辗转,唐乐乐终于拿到了方格的联系电话。
把号码保存到手机,她把这11个数字念了一遍又一遍,也没能平息激动的心情。要不要打电话给他?还是等他先打过来?电话接通后第一句话该说什么呢?问他还记不记得我?如果不记得的话又该如何圆场呢?……
瞬间唐乐乐竟成问题少女,几十个问题涌入脑海。
十五年前的那个毕业季节,唐乐乐陪室友去外校见室友的一位中学男同学,而方格恰巧是男同学的室友,他们就这样认识了。两个人的的学校相隔不是很远,于是周末他们四人常相约一起去打羽毛球、爬山、看电影,由开始的四人行渐渐变成了后来的两人行。相处的时间多了,唐乐乐与方格越来越有默契,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方格幽默、体贴,常能让唐乐乐开怀大笑,在临近毕业的这个夏天,校园里连空气也充斥着烦躁不安,大家都在忙着找工作,人人脸上都写着迷茫的时刻,方格却能让她放松心情带给她欢笑,唐乐乐发觉自己越来越喜欢跟方格在一起,开始有点喜欢他了。
还记得那年他们最后见面的那个周六的晚上,他们一起在唐乐乐学校的电影院里看电影,已经忘记看了什么片子了。他们第一次靠得这么近,她甚至能闻到他头发上淡淡的香皂味。方格拿着爆米花递给唐乐乐,不经意间碰到了她的手,他迅速闪开,而唐乐乐竟有触电般的感觉……
几天后唐乐乐找到了一家实习单位,匆忙离校,来不及跟方格道别。
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他们就这样失去联系了。
这段感情就这样还没开始萌芽便已夭折了。
刚毕业的唐乐乐换了几份工作,在广州这个别人的城市里漂着。等她稍稍稳定下来后我试过找他,不果。
后来听说他去了上海,又听说他回来了广州,而唐乐乐却离开了广州。他们始终没有再碰上。
然后唐乐乐结婚了,相夫教子,忙得没有时间去回忆了。
十五年后的同学聚会,唐乐乐从当年的室友处几经辗转拿到了方格的电话。
电话接通了,方格“喂”的一声,熟悉的声音没有变。
是我。
是你!唐乐乐!
方格脱口而出叫出了她的名字。
埋藏在心底的往事重现她的脑海,唐乐乐突然就很想见他一面,很想知道那个曾经喜欢过的男孩子现在是什么样子,生活得怎么样。
唐乐乐提出见见方格,两星期之后,在之前学校附近的一个西餐厅。
很奇怪,挂掉电话后他们都没有添加彼此的微信。
就象孕育着孩子的妈妈,并不想提前知道肚子里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一样,潜意识里唐乐乐不想先从方格的QQ或微信等社交平台里去了解他这十几年的生活,她期望是由他的口中得知。
也许方格也有同样的想法吧。
等待是漫长的。
在唐乐乐的记忆中方格还是十五年前的样子,中等个子,清秀,有两道浓黑的眉毛,笑起来很温暖阳光。这些年来偶尔想起他,都是记忆中的模样,他们彼此连一张相片也没有。
但唐乐乐依然期望他能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她,而她也一样。
唐乐乐提前半小时到了约定的地方。
小小西餐厅已完全变了模样,店名也改了。它应是几经易主了吧,还好依然是在经营着咖啡、甜点。
唐乐乐记得这里之前有一款叫苏米亚的杏仁蛋糕很好吃,宿舍里的同学每次到这里都会点这款蛋糕,限量每人只能点一份,还常常是供不应求。
正当她沉浸在回忆中时,听见有人敲了敲她的餐桌,唐乐乐抬起头来,看见一个肥胖的男人,挺着个啤酒肚子,额头上面是地中海,眼睛笑成一条缝看着她,下巴两旁的肥肉坠了下来,快看不见脖子了,而在他的旁边还站着一位穿着海堂红色裙子的年轻女子。
他叫她名字,听到熟悉的声音,她诧异地看着面前的这个男人,脑海里努力在搜索着他的模样。
方格似看穿了她的疑惑,对她说,不用想了,确实是我!
接着他介绍了旁边的年轻女子,说是他的朋友。
唐乐乐不是没有想象过这十五年方格的变化,但没有想过如此的出人意料。岁月是把杀猪刀。
脑海里想象过见面时种种可能出现的情景,偏没有这一种。她有点不知所措。
寒暄过后,唐乐乐知道了方格在经营着一家生意不错的海鲜酒楼,有一儿一女,妻子全职在家照顾着孩子和家庭。方格说有机会请她去自己的酒楼吃海鲜。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创业史、发家史,讲起他的几套房子、车子还有儿子。
对学校的那一段岁月只字不提。
方格还是跟从前一样能说,把身旁穿海堂红色裙子的年轻女子惹得嘻嘻笑,女子顺手拿起他喝过的那杯咖啡坦然喝了起来。
唐乐乐只好无话找话。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犹如半个世纪那么长。
当他们相互道别走出餐厅门口时,唐乐乐深深的呼了一口气。
同时懊悔不已,自己亲手毁了这么一个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