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申请季即将进入尾声,又到了邮箱被 Offer 塞满的时候,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但你真的能读懂大学所发邮件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了吗?
正如每位家长都很头疼孩子的“选择性听力”:“把房间整理好以后,你可以玩一会儿游戏。”而孩子听到的只是,“你可以玩一会儿游戏”。自动收集想听到的,而忽略不想听到的信息,相同情况也存在于大学和申请者之间。
Colleges:“我们大学有10%的录取率”
≠
Students:“我有十分之一的几率被录取”
十分之一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概率,可是录取率是有“欺骗性”的;在这“十分之一”中,有体育特长生、校友子女及其他特殊荣誉生,对于没有这些优势的申请者来说,真正的录取率并不像大学宣传的那样高,而且 ED 与 RD 之间也相差巨大。
Colleges:“最有竞争力的申请者会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严格的课程计划中以挑战自己”
≠
Students:“我需要在高中尽可能多的选择 AP 和荣誉课程”
大学真正想要的是,在严格的课程体系中依然能获得高分的学生。但很多时候,学生超负荷的学业计划影响了课外活动、体育运动和睡眠质量。
别忘了选这些课程的初心,关键不在于‘被大学录取’,而在于‘为大学做好准备’,这样当你进入大学时,才能有继续深造的知识基础。
与我们通常所认知的不同,招生官不会只简单地统计 AP 课程数量,即便申请者完成了大量的 AP、荣誉和 IB 课程也并不能保证被录取。
Colleges:“我们大学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试成绩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
Students:“虽然大学的平均 SAT 成绩是1400,我只考了1100,但仍有机会被录取”
经典电影《阿呆和阿瓜(Dumb and Dumber)》中,Jim Carrey 充满希望地问,“选我的几率有多大?”Lauren Holly 回答,“百万分之一”,过了一会儿,他激动地说:“所以还真有机会!”
“百万分之一”=“有机会”,逻辑上看起来没问题,但除非这个大学是“测试可选”,或者你有明显的优势(才华,背景等),一个低于学校平均水平的标化成绩,对于一个申请者来说是“致命伤”。招生官不想打击那些没有背景或资源的潜在申请者,但是那些来自较好环境的申请者会错误地认为,即便成绩靠后也有很大可能被录取。
这不是让你不要申请,但要降低期望值,尤其当你的成绩、课程、课外活动和写作能力没能挤进这所大学申请者中前10%的时候。
Colleges:“我们大学的排名位列全美前十”
≠
Students:“这个学校肯定很有声望,我该去那里”
无论是 U.S. News、World Report、Niche、Princeton Review,还是其他任何排名,在参照前都该做足功课。
大学排名很高自然有其优势所在,但“相隔十个排名的学校之间存在质量差异”的观点是错误的,你对一个大学的兴趣不该直接和排名挂钩。事实上,大多数申请者都不知道这些排名是如何计算的。
所以,在各种“排名”和“官方评论”告诉你该怎么做时,自己先做足功课,别让一个简单的数字过度掌控你的决定。
Colleges:“恭喜你!你被授予了‘XXX(在此插入一位教授的名字)奖学金’”
≠
Students:“我拿到了奖学金,我该去那里,因为他们很需要我”
很多大学会委婉地打着“奖学金”旗号给学费打折,这对你确实是一针强心剂,也能向家人跟朋友炫耀。但别被这种“cocktail scholarship”过度掌控,因为它可能会阻碍你做出正确的决定。很多家庭会选择提供奖学金的大学,即使另一所同样优秀且成本更低。
希望 Mr. Gu这次的“毒鸡汤”,可以让你擦亮双眼,做出更清醒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