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就了解到“吴非”这个名字,在我印象里吴非是一个异常理性的的人。如今拿到了吴老师的书籍,心中有中说不出的幸运。翻开第一页第一篇《永不凋谢的玫瑰》,阅读到第一段,我的眼睛就停留在那儿不动了。他讲述了一件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记下的一则真事:
校园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
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
每天有许多同学来看它
这天早晨
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
看到幼儿园4岁女孩在花房里
摘下了那朵玫瑰花
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
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下这朵花
他弯下腰,亲切地问
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
小女孩害羞地说
奶奶病得很重
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
奶奶有点不信
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
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
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
他搀着小女孩
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
对孩子说
这一朵是送给你的
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
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
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吴非平静的叙述,他说这个故事长久地让他感动,我同样也是如此。于是我在电脑上,把这段话抄下来,我敲了回车键。因为我感觉到这是诗,真正的教育诗。我感觉到了温暖、感觉到了心灵的颤动。吴非,就是当下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对待小女孩采摘玫瑰花的事件的反应,一致的是情怀,一致的是面对发生校园的一切都能捕捉到教育的契机。有爱心,因势利导,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的唯一目标。谁会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玫瑰花的故事”之后,再一次深度开发,直面当下我们自己的教育?由此,我想继续接着提问,让我们老师做这道题目:你面对这个采摘下这朵大家都喜欢的、人人争相观赏的玫瑰之后,你将怎么办?或许会了解女孩采摘的原委,或许也会原谅她,但是,会如苏氏一样,立即又采摘下两朵送给她吗?——从而使这几朵玫瑰花“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