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我要买茴香豆~”
等等,怎么又是茴香豆啊!
最近在B站上看到了一部81年拍的老电影《药》,有了一些和以前看书不一样但不多的体会。
首先得说明的是,这部电影是黑白的,且改编(准确地说是加戏)得较多,主要是增加了革命志士夏瑜起义的经过及其老母亲救儿的戏,对原文开篇所讲的故事做了长大半小时的背景交代,也对茶馆的流言、血馒头交易的过程、华夏两家救儿的对照、夏瑜牺牲后其母落魄的生活做了很多增补刻画。
看客
电影里有三位看客中的代表,是看客中的主角,片子里的配角。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这三位一老一少一中,青年中年老年全都占了,除了孩子。想想,整个中华,成年人全都成了冷血的看客,乐于看杀头而不是看枪毙,囿于旧思想不肯觉醒,忠于腐朽落魄势力不肯抗争,那是何等可怕。
“五少爷,今儿这个是不是砍头啊,要是枪毙——可太扫兴了”
“那哪有杀头好看啊!”
“咱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我看到这里,真想上去干掉这仨,一副恶心人的嘴脸,彻底丢尽作为人的脸面了。
好多显得聪明的人评论到,现在的社会不也有大片看客吗,还列举了一些例子。不过我是觉得,现在他们说的看客不完全是鲁迅笔下的看客,因为现在不是一个没落的时代。看热闹的人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有,但是所有的那种看客都潜藏着,那是一种对时代变化没有知觉的人,一种对旧时代旧思想旧势力盲目拥护的人。等过个几十年几百年,世道开始变了,看客们才会被革命者给引出来。信仰这东西可不是一成不变的,除非那东西越来越好。一旦它开但始变味了,底下就会暗流涌动。
刽子手康大叔
刽子手呢,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声望,被一帮看客捧来捧去的,特别尊敬,一口一个康大叔、一手一个作揖的。特别是那个花白胡子老头,一把年纪了还大叔大叔的叫,听得我瘆得慌。
以前也没想过这茬,现在是看明白了,还不是他那个职位。人们闲着蛋疼,爱看杀头,爱打听小道消息、牢狱消息,这时恰好有个这样的人能满足他们的嗜好,还不得大叔大叔的叫吗?
人们捧着你的时候你啥都是,人家看不上你的时候你哪里也找不到朋友。这康大叔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终将是会孤独老去,被人遗弃而死的可怜人。
夏三爷
电影里增加了一个三爷角色,夏瑜认的亲伯父,人设是个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小人。他是个处事极为圆滑,为人极为虚伪,为官极为贪婪的小人。他为了不牵连自己主动把夏瑜告发了,还独自落得了大笔悬赏;他刚对夏母说自己爱莫能助,转头又和栓母谈起了人血馒头的交易;他买下孩子们抓住的鸟儿将其放生引得旁人连连称赞大善人,却又在夏母流落街头后将其呵斥离开。
这个角色从影片里可以猜出他是个当官的或者曾经当过官,他的出现应该是弥补了小说里没有官僚人士的空白,矛头处处指向当时的政权阶级。鲁迅文章里面未曾提到这个阶级,写的都是小人物的事情,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各阶层的描写是空缺的,我想这是造成他的文章难以理解的原因吧,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假如现在,我要写点什么东西抨击这个社会,我肯定也不会把背景交代一清二楚,我要做的就是学会打隐喻,学会在含蓄曲折中求得自保辩解的机会。这也是文学的厉害之处了!
细节
有弹幕说,华家和夏家合起来就是“华夏”。我恍然大悟,读书的时候咋没想到呢,鲁迅可真是厉害,将整个华夏民族的样貌全然刻画在了这一“华”一“夏”之上。华家和夏家的都落不了悲惨命运……
电影有个镜头切得想当棒,这边夏母在家里跪拜菩萨保佑其儿能平反出狱,一抬起头来就变成了栓母,她正刚祈祷完早日得到偏方治好小栓而抬起头来。这俩可怜的老母亲只不过在做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来挽救儿子,然而这迟早要被证实是没有效果的,最后还不是双双去了坟场……真实社会环境下的革命志士们也在做救国之事,同样是没有多大力量与希望啊。
像这种华夏两家救儿的对照是我最欣赏的情节,也是认为加得最好的部分。这分明是在预示华夏可能吃枣药丸啊,真是痛到内心深处了!
《呐喊》在,《彷徨》也在,再放几年十年再看也完全ojbk,下次再看,指不定会看出什么新事物新思想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百遍各不同天。
1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