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高考,当下的大多数普通高中为了支持和辅导学生有效应对选课、选科和选考,直接将学生生涯规划与指导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简化为升学指导+职业指导=学涯匹配。
生涯绝非单纯指向职业生涯,而是人一生中所有角色、事件和环境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因此,学生生涯发展规划与指导,绝非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指导。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如何过好一生”的教育。与零散的相关生命、公民、安全教育等课程相比,针对性更强一些。
一、什么是生涯?(按Super理论)
生涯: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
•它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
•它统合了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由个人对工作的现身而流露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式;
•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以迄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之综合,除了职业之外,尚包括任何和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受雇者及领退休金者,甚至也包含了副业、家庭、公民的角色;
•生涯是以人为中心的,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
因此,人的一生,是发生在不同场所的角色和任务的总和,内核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执着于一种人生追求后面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与坚守。
二、生涯角色
1.发生在家庭的角色:
为人子女:0-60岁甚至更长时间,父母在,永远是孩子。
配偶或伴侣:无论结婚、结婚而选择丁克、单身不婚(但有伴侣)…亲密关系,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对抗的是虚无或寂寞。
为人父母(祖父母):虽然生养、抚育下一代已经不是人们结婚的主要目的,但依然是最重要的人生任务之一。
执家者:家庭健康、家庭理财、家庭社会资本…
2.发生在学校(正式、非正式学校)
知本时代,需要终身学习理念,成为终身学习者。学校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系统的有目的的学校课程支持学生发现、发展自己,并形成终身有益的思维方式、达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各种课程与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与知识、与他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认识自己、自我规划、自我管理。
学生:
同伴
学生领导者
与成年人、陌生人建立积极关系的主动发展者。
3.工作场所
工作分为薪酬工作、非报偿性工作。大多数人会成为职业人,因此需要学校通过课程和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实现职业认知、进行职业体验,通过工作世界的探索,理解职业道德、职业分类、职业价值,以及为未来职业选择打下基础的学科兴趣、特长的发现与培养。
职业人
领导者
管理者
自我发展者
因为新高考、初中分流的现实,工作世界的认知与探索、体验,的确是学校生涯课程的主要内容。
学校生涯教育课程应能够融合学科素养、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特长,职业兴趣与偏好。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分流与选课、选科、选专业是真正因为自己的特长、兴趣而发生的选择,而不是迫于就业压力、金钱与权力的利益,或家长的要求,才可能解决目前“空心人”的现象。
生涯不能只以工作来定义。工作在中国常用概念中有谋生的意涵,而生涯中与谋生无关的内容更加多元化。“涯”边际。生涯可以理解为人生规划和边际,包括职业,不仅指谋生的工作,也包括不为谋生的无报酬的工作,自由度更宽,才能称为美好而充裕的生活。
4.休闲场所
胡适说,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文明国家,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量,一个是这个国家如何看待孩子;一个是这个国家如何看待女人;一个是这个国家的人如何对待闲暇时间。
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将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如何有效、有益地对待自己更多的“无所事事”、不再是为生存而活动的时间,这将是一种挑战!决定了自己的生活品质、精神深度与高度。
闲暇活动分为九大类。
休闲者
5.社区(会)
通过课程与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认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空间)、自然环境,认识环境保护、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社区管理者
环境保护者
公民
三、生涯教育需要系统的设计
指向多重角色与任务明确的生涯教育。需要1-12年的学校之间、学校内部衔接。
生涯教育,是让更多人为自己的身心健康、家庭、情感、学业、职业及人生终极价值负责的课程与活动。
小学:生涯意识
初中:生涯探索
高中:生涯准备
高中(16岁后):生涯顺应
坦率地说,生涯教育更像社会学入门。是通过角色与任务的了解、体验和探索,与自己建立关系、与他人建立关系、与知识建立关系的过程,关系着一生的温度、高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