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是我们很多人看似很关心的话题,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却是在指责,指责这个社会,指责他人做的不好,国家也有《环境保护法》,可是这些都真正地能够解决问题吗?这些措施更多地是在治标不治本。
“指责”我们针对的是行为的结果;法律也是一样,而无法从根本上去控制,根本即为内心的观念。
本期法义为我们指出了环境问题恶化的根源在于“人类的贪嗔痴”,对治的方法则是需要我们“知足、惜福”,一方面需要意识到资源是有限的,另外一方面需要意识到我们的福报也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克服我们的贪嗔痴,控制欲望。
想要做到这些首先需要改变“幸福的观念”,财富不是生活的唯一目标,更不是幸福的保障,我们不需要为了金钱去肆意的破坏环境,其实这样做的后果只会“穷的只剩下钱了”,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没有健康、没有适宜的居住条件,没有美满的关系,只有取之不尽的金钱,你还能说自己是富有的吗?能够幸福吗?其实,保护自然是我们幸福的前提,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幸福也是建立在和平之上。
观念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当我们意识到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是一体的,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体的,那么我们会更明确如何去追求利益?看清楚这个社会上“繁华”的背后,我们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指责社会的污染引发了一切,其实我们自身的价值取向是内因,市场导向只是外援而已。当我们回归到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也是最为环保的生活。
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世界是缘起的,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导者,自然的资源我们需要珍惜和保护,才能够永远享有。从自然的使用者、破坏者,转变为自然的守护者。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心态对我们自身、对这个世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环保的关键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自然”。感恩心——感恩自然的馈赠(资源提供了物质基础;宁静祥和的氛围给予心灵的滋养),虽然世界有成住坏空的过程,我们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但是我们的行为却可以加快或缓慢他的速度。地球所提供的资源,我们也不是唯一的继承者。尊重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然而人类却妄想成为自然的操纵者,根据自我的需求来改变动植物命运,创造新的发展规律。在这种状况下,安乐只是暂时的,只会把人类推向毁灭。我们需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法则。爱心——自然的馈赠需要我们用爱心去回馈、去珍惜,而佛教的不杀生是基于对一切有情的慈悲(慈是给予众生安乐,悲是拔除众生痛苦),也是爱心的升华。
学习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环保的实践者,我们自身的行为也会在“共业”之中有所体现。
学习之后,我才更清楚地意识到母亲的生活是那么简单、自然,也更明白自己为什么每次回家都会感觉在补充能量,收获平和的心态。以前只是觉得是因为母亲给予我的爱,而学习之后才知道,这其中还有母亲的生活方式所带给我的力量——物尽其用——世间原来真的可以没有垃圾,每个东西其实都有他们的用途,发挥他们的价值。就如同每个人自身一样,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有价值的,只要放在合适的地方,便可以充分发挥,贡献自己的力量。
妈妈出门自带购物袋、水杯、毛巾,这些似乎已经是生活的日常。在平时生活中,她清洗碗筷绝不用洗洁精,妈妈年轻的时候是医生,医具用品的消毒经常是开水煮、泡,而非化学物质的洗涤。曾经问妈妈为什么洗碗不用洗洁精,家里明明有(我买的,以前以为是妈妈不舍得买),妈妈回复我“洗洁精看上去是洗干净了,省事了,但是那些化学残留留在碗里面根本洗不干净,结果就吃了,对身体不好”。同样的,洗衣服也会尽量少用洗衣粉,尽量用清水,哪里有油渍,就抹一点洗衣液,揉洗干净即可,这样一来节省水,水还可以用来再次使用(刷拖把、浇菜之类的),二来衣服上的化学物质也少(特别是贴身衣物),也更健康。
妈妈的生活让我看到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真的是一体的,环保不是我们为了别人而做,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好而去做的事情。不是环保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环保去加持我们的生活。
妈妈习惯种菜,养动物,因而自己吃的食物也都是没有农药,不施化肥的。就连种庄稼(妈妈现在在家种地,在她看来那只是用来改善生活的方式)也不施农药,我曾经问过她,她回复我“那样对土地不好,再说,我也不需要那么多,用来自己吃,也更健康,干嘛要把农药往自己肚子里放呢?”我问她,“那样不是更方便吗?比如最简单的除草剂,就可以省的拔草了”妈妈笑了,“我有时间,干嘛不去拔草呢,就当锻炼身体了。而且那些除草剂,草表面上是没有了,可粮食里面不也都有那些农药了吗?”好吧,我竟无言以对。以前我不理解,学习法义之后我明白了。
后来给妈妈打电话,聊我学习的环保这门课程,聊妈妈在家的生活,我第一次和妈妈说“妈妈,你真的很厉害”,如果以前对我来说,妈妈是我人生的榜样,那么对于我现在来说,她是我心目中的菩萨,在教导着我如何才能更好的生活。晚上和妈妈聊,本来打电话之前很困,聊完,真的好精神,能量十足。感恩有这样的母亲。
妈妈喜欢种菜,普通应季的菜都会种,她有时候还会种草莓之类的,自己吃不完,看到有需要的人就给别人,跟别人说“我种的菜吃不完,你帮我吃点吧”,即使是给予,也都是彼此没有压力。她自己在家,饭菜却从不凑合,炒一两个菜(量会比较少),感觉到吃着没有之前那么好吃了,便停止。剩饭喂养小猫小狗,小猫小狗吃剩的,用来喂鸡、鸭、鸳鸯,这些动物两间大房子他们居住,还有专门的一个院子,可以白天到处跑,晒晒太阳。每天妈妈都会给他们打扫卫生,“粪便,鸭子的洗澡水(家里的鸭子,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一个专门洗澡的大盆,因为鸭子很喜欢水,也很爱干净)”,又用来施肥,种菜,菜长得很好,果实又可以用来食用,如此循环。
我最喜欢看鸭子洗澡,每次给他们换完水,他们排着队去洗澡,盆子里先是有两只鸭子洗,其余的就在旁边等着,不争不抢,待其他鸭子洗完,他们再进去,不会因为水脏了而产生情绪,一切都是一片祥和的感觉。妈妈还养的鸳鸯,浑身雪白,样子有些像鸭子。妈妈没有剪去他们的翅膀,因为他们经常以家为中心的上空飞翔,吃食、洗澡的时候,再落下来。曾经问妈妈为什么不剪去翅膀,万一被别人抓住丢了怎么办?妈妈回复我“他的本性就是要飞翔,就让他自由地飞,你看他们飞着多快乐”,那一刻,我看到了快乐,不仅是鸳鸯,还有我们自身——本性的力量。
当然,自然给予妈妈的回报也是丰厚的,粮食的味道会比平时买的还要香,鸡蛋煮出来,蛋黄特别大,蛋白晶莹剔透,口感像果冻一样,而且还经常会收获双黄蛋。妈妈的身体也好了很多,经常一年也就是有个小感冒,多喝点水也就好了,一般都不需要吃药。
妈妈的生活,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当下的“因”——“果”,自然给予我们的已然足够,而且简单自然的生活,得到的也是最好的。
其实,不是自然需要我们环保的生活,而是我们自身需要。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把家里的洗洁精收起来了,慢慢使用用来洗衣服吧。从小组共修之后开始,每天早晨发愿“今天饮食减半,另一半用来供养众生”,晚上再发愿,回向。以前吃饭我是很难控制的,经常12分饱,现在5分或者6分,吃的量是以前的一半,发现竟然也足够自己使用。而且晚上我基本上不吃饭,以前对于我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我本身低血糖,晚上不吃饭就会感觉到心慌、难受,甚至头晕。可这几日竟然没什么反应。而且晚上洗刷完毕,回向的时候,会觉得很舒服,心量也被打开的感觉。
以前曾经几次说要少吃点,注意饮食,可都没有做到,最后就会变成“下次再说”,而这次竟然这么容易就做到了。如果说以前我只是从他人那里知道“自利和利他可以等同“,那么这次的实践这是让我从内心感受到原来自利和利他真的是等同的,也让我感觉到自己的一点行动,都是有价值的。
记得刚毕业那会,大言不惭地想要改变世界,让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努力而有一点不一样。而后随着工作时间的深入,我渐渐感觉,自己不要被这个世界改变。而今天的学习,这让我重新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行为真的可以对这个世界做出贡献,共业中,真的有自己行为、意念的影响”。发愿、回向的力量,真的很强大,感觉自己的心量在每次的实践中被打开。
班级共修的时候辅导员提出了让我们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长久真正实现环保的目标?
或许这就更需要我们灯灯相传吧,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人,而不是指责。可能对于这一点来说,我更多地是基于自己曾经的感受吧,我属于比较叛逆的人,当别人用语言去指责我,告诉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本能地会产生防御、排斥,那么我即使知道你说的是对的,可能我也听不进去,更别提去做了。最明显的事情就是我进入三级修学学习佛法,我是看到了家里师兄的改变,打动了我,我也想变成这样的人,所以就去学习了。
行为上的影响才能够入心,打动他人。而指责则是让对方关上了倾听的耳朵,关上了内心的防御之门。
所以说,怎样才能够真正去做到?首先从我们自身做起吧,去行动,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获利最多的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这是对于我们自身对有利的事情。然后把这份“利益”用行动传播出去。
“环保”不仅仅是我们不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做什么。增加东西的循环使用,同样是矿泉水瓶,喝完水,我们还可以用来养花,或者再次改造使用,何尝不是环保呢?比如说当别人使用打包的饭盒,或许我们可以洗干净,用来种花,或者储蓄放东西,如果能够加点小装饰让它变得更漂亮,会更美好。他人看到也会喜欢,同样也会引发他人的行动,减少浪费。
或许,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垃圾,只是我们的使用不当和盲目的欲望所造成的而已。正如我们自己人类本身,世间本就不存在无用之人,只是看我们是否把自己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事,方能取得不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