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似乎还是一个很容易和别人熟络起来的人。慢慢的到了大学,被安排的宿舍,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都大有不同的一群人住在一起,慢慢有了一些摩擦。再后来,和班上同学的交流交际也比较少了。慢慢变得不合群了。
我在想,我这是怎么了,我以前不是这个样子。渐渐的他们也不主动和我说话。宿舍有时候四个人都在但是大家都默默做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发出一点声音。我有些彷徨了。
后来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温暖的团队,里面有很多朋友,师长,一群人有共同爱好,共同愿景,共同语言。我发现我和他们在一起很开心,又很愿意主动去关心他们,主动去和他们交流。我发现 。。我又变的合群了。 都说志同道合,说的真不错。其实我宿舍的舍友都挺厉害的,只是我和他们想不到一块去,有专注于课业学习的,有专注于打游戏却还不耽误学习的。而我更多的在社会上实践,因此合不到一块去。再者是我的大学班级,我发现那些所谓合群的人,都是打手机游戏特别勤奋的人,甚至有些宿舍四个人天天开网吧。我觉得 我不合这样的群 我不亏,甚至隐隐自喜。
其实大学生不合群大多数都是因为身边最近的圈子,而依据你的层次,圈子也只有两种,一个圈子里都是格局思想能力高与你的人,这样的圈子不会去在意你是不是合着他们。另一者可能就是造成某些大学生困扰的一种。说一个极端一点但是绝对不罕见的现象。背景是二本或者专科,有一个同学A开始慢慢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开始学习一些东西,例如口语,阅读,慢慢的放下了游戏。同宿舍的人仍然过着忘我的游戏生涯。但每当A在他们面前学习的时候,总会受到他们的冷嘲热讽。 又学习,有什么好学的,又装逼。 讲真的,这种情况确实会使A感到难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其实大可不必。
所谓合群,合志同之群。人都不傻,不合群只有两种,不屑合,求而不能合。
不是所有的群体都值得我们去迎合,改变自己的代价太大,收获太小。一个人独行的日子可能很痛苦,走少有人走的路也是让自己成长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 慢慢的,复兴数十布,终将豁然开朗,找到适合你的群体,发挥你该有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