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哭不如用力跑
前几日去电影院看了《妈妈的神奇小子》,电影根据残奥会冠军苏桦伟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残障儿苏桦伟如何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克服身体障碍,最终成为残奥田径冠军的温情励志故事。
给我印像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用力哭不如用力跑。
小朋友经常会哭,其实哭的本质是:自己遇到了困难,受到了委曲,需要别人的帮助。哭,只不过是自己的一种表达方式。
很多时候,小孩子是可以用哭,换来大人帮助的。
但人生中更多的时候,所面临的困难,不是外人可以帮助解决的,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与坚持。比如电影中的苏桦伟,他所面对的困难是如何站起来,跑起来,甚至是跑的快起来。这些困难,别人是帮不了的,只能依靠自己。
也就是说,他所面对的困难,是哭所解决不了的。所以,与其用力的哭,不如用力的去跑。
孩子,在你们漫长的学习、生活中,也一定能够遇到只能自己去面对和解决的困难。比如,学习的过程中,背诵古文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记不下去;生活中,与同学产生了矛盾和不愉快,心情低落,等等的情况吧。
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用力哭不如用力跑。有哭的精力的时间,就不如去思考,怎么去分析和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要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就是这个困难我一定能够战胜他,别人能够完成的事,我也能够完成;别人能考前几名,我也能考上,要有舍我其谁的信心。
其次,要有正确的方法。比如背课文,要找头脑比较清醒,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去背;比如和同学关系的处理上,多向长辈、老师请教合适的方法。
再次,不能只是报怨(这个报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报怨别人,什么事都是别人的错;另一个是报怨自己,自己怎么这么无能;这两个方面都是错误的),要去想怎么解决问题。
以我的经历来看,现实生活中,正常的小朋友所面临的困难和矛盾,都不会有电影中苏桦伟所面临的大。因为苏桦伟所面临的困难是前人没有经历、或很少经历的事,没有一条清晰的路径可寻,也不能够保证一定成功。说白了,就是预期不明显,可能努力了很久,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风险很大。
但正常的小朋友所面临的困难的矛盾,都是已经有很多的小朋友实践并克服的困难和矛盾,是有着清晰的路径去解决的,并且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投入与收益大概率成正比。只要按科学的方法去努力,就会大概率有收益,风险很小,收益很大。
小朋友们一定要少报怨,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