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财经评论员时寒冰的文章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身家10亿以上的企业家一坐在时寒冰面前就一直和他谈论投资的事情,问这个投资应该怎么怎么做,一秒钟都舍不得浪费。后来时寒冰实在觉得乏味,就问他:“拥有多少财富才算达到你的目标呢?”他笑笑说:“人往高处走。”
时寒冰觉得无趣,就问他每个月读几本书、看几场电影。他楞了一下说,电影没有时间看,书看得也少。而后,他很随意地补充了一句:“书卖得太贵了。”当时时寒冰就在想,如果他知道西方国家的书的定价一般是中国的10倍甚至20倍以上,会作何评价。
其实在我们这片精神产品已经相当廉价的国土里,很多国人宁可花钱胡吃海喝,宁可花在价格数万的奢侈品上也不舍得去买几本很难超过一百块的书籍来阅读,可见国人重物质而轻精神的心态有多根深蒂固。
南朝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说“文果载心,余心可寄”,其实不止刘勰,文学在很多知识分子眼里都是整个生命的寄托。而不以声色犬马作为个人追求的人在这个时代可谓少之又少,所以一旦遇上也难能可贵。
曾在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里看到过为了朝圣拖家带口一步一叩的藏民,一碗酥油茶、一顶帐篷、一辆车,这家人就甘愿不远万里奔赴心中的圣地布达拉宫;看到过为了满足恩师遗愿每年都会从日本来到中国免费教授尺八的塚本;看到过放弃和自己的妻子一起做包子一起生活而一心要去做玉露茶的徐凌;看到过一接触茶道便满心欢喜最终成为一名优雅的茶艺师的张南揽。这些人的存在能让人很快明白拥有一份纯粹的爱好而终生行之时是多么美好的生命状态。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代表着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处,也就是指人应该回到草木中间,回归自然,回归宇宙。而茶,作为草木的本体,也在人们的采摘和煮泡中使人们重新和自然建立了联系。一杯淡雅的香茗,足以把人从浮躁空虚的状态拉回清净朴素的状态里。
在用心品茗,或者清洗茶具时,一个人能够真正感受到所谓日本茶道的“和 敬 清 寂”是怎样一种精神,和,是茶与水之和,也是人心之平和;敬,是对茶道的敬,也是对自然草木天地人文的敬畏;清,是茶水的清新雅致,也是如沐清风的品茶的感觉。寂,在茶将好未好,主人与客人都在耐心等待那一盏茶而静默无言时,整个房间,连同主客都会感受到那并不扰人的静寂。
当代复旦大学的教授葛兆光在其文《茶禅闲话》里说:“深谷清泉白石,空斋棐几明窗,饭罢一瓯春露,梦成风雨翻汇”,吃茶闲暇之中,世间烦恼、人生苦乐、政坛风云乃至什么油盐酱醋柴米,都付之爪哇国去,剩在齿颊间心胸里的只是清幽淡雅的禅意。
如此,纯粹自在的生命才得以显现。愿世间每个人都不做自己的囚徒,不要忘记翅膀,不要忘记天空。
来源:http://guanwang.homebi.com官网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