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方法论——知道份子和知识份子

文艺青年方法论——知道份子和知识份子


又来到了一期一会的文艺青年方法论,本期是第二期。上次谈到了自己目前现有的一些方法论,譬如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以及健康管理,今天更花了近两个小时学习了知识管理,从千字文发起者cnfeat的文章中了解到了《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引申也了解到了知识管理界的大牛萧秋水等等。

对于很多文艺青年譬如说我都是不求甚解的知道份子,当读一些资讯类文章或者和别人谈话时对于新名词都特别敏感,一定会花时间去百度一下,但这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和真正转化应用成为自己的“知识”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也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和知识地图。以前读《福尔摩斯探案集》中《血字的研究》里福尔摩斯曾经提到过一个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就好像一个小阁楼,装太多无用的知识会把其他有用的知识挤出去。看来福尔摩斯蛮会断舍离的,且不谈这在科学上是否成立,但对于知识需要梳理归档才能灵活运用这点我是非常认同的,这是一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记得上初中那会,班主任会提到隔壁班的一位学霸的学习习惯如何如何好,自己是颇不以为然的,因为当时对学习都没有啥兴趣,更不要提学习习惯了。到了刚初入社会那会的时候,依稀记得碰上过各类策划牛人、演讲牛人,他们累积了一定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的,自己对这样的牛人小小地羡慕,但也没太花时间去钻研。后来自己有机会系统性接触到时间管理、目标管理以及健康管理的时候觉得非常受用,而当最近看到cnfeat的千字文和刘未鹏的Mind Hack博客的时候,有一种恨自己没早点接触到这些学习力超强又懂得学习方法的资深牛人的感觉,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要达到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按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来计算,大致需要5年时间,时间的累积是一方面,效率的提升是另外一方面,打个50%折扣,达成一万小时定律就变成了10年了。

最近阅读一些方法类的文章,光是关于每天写作这件事情我就看了cnfeat在当时起步阶段几乎所有讲千字文的文章,譬如《千字文的开始》、《我是如何做到每天写一千字的》、《千字文十日总结》,因为这些方法都是他的写作轨迹和行为轨迹以及所产生的思考,小时候打游戏我喜欢看游戏攻略,甚至单单看攻略也觉得很爽,长大了出去旅行我也喜欢看别人写的攻略,有一种置身事内身临其境的快感,而当跨出那一步做出行动之后再基于自己的经验做出适当的调整。

文艺青年是发散型思考的动物,而发散型思考的好处是联想能力丰富,创意无限,会编故事,而弱点是逻辑推理差,前后矛盾。近来希望学习的具体内容有很多,新媒体,导演,画画,上海城事既是自己的兴趣,也是工作的方向,而在学习必要的学习方法乃是快速建立学习习惯,提升做事效率的必要手段。关于学习方法,自己还在摸索阶段,杂糅一下最近所读到的文章,对于一门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领域,首先要积累一些疑惑感,有了一定的疑惑感,带着自己所产生的疑问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所收获的要比一猛子扎进去大脑却在空转来得多。其次是按主题进行分类,不要在读一本书,而是要研究一门知识,单单一本书多少会有点偏颇,按主题全面系统地了解知识,碰到问题能够更好地旁征博引。接下去才是进行大量阅读,搜集整理资料,分享的过程。其他的一边摸索一边下期文艺青年方法论再讲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一生的挚友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已经离开我和这个世界整整一年了。在这过去的一年中,我常常因为看到某些物品或者笔记而...
    ww38do阅读 2,369评论 6 16
  • 摘要:学知识是一个很漫长的积累过程,幸好的是,我学会了知识管理,并获益良多,我视之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我会将这...
    陈素封阅读 91,811评论 107 1,865
  • 我是个肌肉男。 而且,我是个缩水的肌肉男。 每当旁边有漂亮的女孩子,我的肌肉就会莫名缩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膨胀,然...
    Nameless要事情阅读 1,754评论 0 0
  • 今天我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就是说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的CEO。看了以后想一想觉得很有的道理和...
    chatbook阅读 2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