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倡议书后感

1.问题

昨天在群里发了倡议书,虽然写的不全面也没有清晰的思路讲明白想要阐述的问题。但根据群里人的反应可能有如下问题:

1.我想得太浅浮大家即不认可也不出来提点修正意见,给我个人点意见让我也有机会看到自己不足,成长嘛就是学不足。既不反对也不支持让我自己知难而退,这个学习氛围是不是不好。如果怕丢人,那就是对日课学习的无视甚至糟蹋。

2.大家不愿意参与,想法不同,讲自由,慢悠悠发展,这是一种可能,是否正确我不知道。有一点是我需要反思的:过犹不及,或者说欲速则不达,是的过分是错误,伤害可能比初衷的所获还大,所以大家避险是理性的。但我的提议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之所以加入社群一个核心目的不是为了帮助自律,别人帮不了真正想成长的你,加入社群核心应该是能让自己看到一个人奋斗时无法看到的问题,就是得到及时反馈。

2.感受:

1.刚一想还是有点挫折感,但很快理解这是群体事件,不是一个人就能轻易提出来就能得到很好的反应,如果这样是不是可以理解集体思维那就可怕了。

其实如果这样做是对的那倒是给了我很多以前真没有机会看见的实践思考,大家不参与,为什么,

2.怕麻烦,怕麻烦就不能说明这样做有问题,问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怕麻烦被麻烦骚扰一辈子,这就是学习日课想要解决的问题,可现在遇到实践还是惯性思考。

真如弘丹写的那样,多数人是处于红灯思维的,这样永远忙于成长却从来得不到真正成长,只是看上去很忙而已。

3.每天进步一点点是在突破新知的基础上说的,卖油翁的例子现在都被用烂了,可真的就是完美的例子吗?那句“唯手熟尔”的话反复在脑袋里打圈,这不是刻意练习要突破的嘛,刻意练习的前提是这个技能不会不熟然后定向练习,老油翁的意思是练习到精通可油翁也至于此。今天的我们不知为坚持写作而来,如果只是每天记流水能练好写作,我不相信写作会这么是这么对人头疼。写不出来的现状不通过可以练习不会得到改观,等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估计为想通它都会浪费很长时间。

但是有个还得环境会提前让问题暴露,这是不是好的。我想维护社群就是想找到一个并一起参与建设一个真正能提供学习好的环境,如果图书馆能够提供这样的环境估计早都爆满成问题了,图书馆只提供外在的没有反馈的环境,这也就是能静下心学习家里完全替代图书馆的原因。

3.招募伙伴

好的学习伙伴在初期确实不能太多,一两个,太多就是聊天了,大家都是菜鸟,聚那么多一起烤火啊,所以只要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互相反馈共同进步才是伙伴的责任和义务。不然我自己牛逼就可以了,钱可以捐,没听说过能力也捐的吧。还是最核心的问题一个建议是否对和过头,以讨论就有结果了,大家总是以讨论没结果或认识不足为理由拒绝参与,难道不参与就能分出结果了吗!

4.总结

通过这件事,我已经在认知上和昨天的我发生很多变化,这就是践行的力量。慢慢体会,但是不能停止,一旦停止就是昙花一现,只能可惜了!

附注:写的不全没关系,还是那句话:我有写最烂的垃圾的自由。后续修改,这是写作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69评论 9 209
  • 时间过得真快,明日复明日中,过了半个月,已经半个月没动笔写作了。ZC材料准备完毕,rb从老家接回来,开始了忙碌的陪...
    东泽666阅读 2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