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那会有几个朋友,是从著名的高考工厂出来的,有个算不上共性的共性,就是很难愿意继续深造下去,想那会每年期末赶工防挂科,朋友总之表现地随意,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高中三年把这辈子的书都读完了,现在哪还提得起兴趣。学生时代念书拼命的,除非是兴趣使然,很多人在后来都会对书本有种叛逆式的抗拒感,这种抗拒大约就是,曾经的“被迫”蚕食了他们主观的兴趣与热爱。
阅读真的是一件需要兴趣与方法的事,它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涸泽而渔,不能太过功利,也不能全无索求,它得是可以温润绵长久远浸润灵魂的,就像余华说:“阅读打开了我们个人的空间,让我们的人生道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
而关于阅读,在《阅读的方法》里,罗振宇老师给出了几个有趣的形容,一则是它像身体的本能,在饥渴时补充求知的养料;二则是它像一张网,结点与结点之间相互连通,你可以凭借兴趣从这里随时跳到别处;三则是它像人类的交友,也许只凭第一印象,也许靠的是全面了解,有些水到渠成,有些不如乘兴而返。
这三重其实也是罗振宇在书中想要点出关于“阅读”的主题,第一个比喻他在提醒读者,阅读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冲动,只要行动起来,便是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第二个比喻是个人的心得,从自己读书的习惯说开来,有人选择精读,有人选择广泛涉猎,跨纬度的阅读习惯同样是获取知识的途径;第三个比喻借鉴自麦克卢汉,说的是阅读可以有所取舍,就像身处社会,与好友深交,对普通朋友公正。面貌憎恶者敬而远之。
以上三种也是罗老师在《阅读的方法》中想要强调的东西,他用奇妙的比喻拉近读者与书的距离,从而引出阅读的价值,不要因畏惧而放弃阅读,也不要因兴趣使然而认为自己格格不入,开卷即是有益。
茨威格说过——一个喜欢自由而独立阅读的恶人,是最难被征服的,这才是阅读的真正的意义——精神自治。这与罗老师在书中提醒大家要从阅读中认识自己本来的样子,有着异曲同工的指向。而接下来,让我们从思想与精神的维度落下来,看看何为“阅读的方法”。
二十四章的内容,被天然分成四个部分,即——“强劲的⼤脑”“遥远的地⽅”“奇妙的创新”“极致的体验”,四者分别从内生动力、情景再现、创新领域、共情感知来讨论阅读带给我们的欣喜,以及你可以尝试掌握的能力。
比如在聊起概念与读书的区别时,他认为概念是被人为干扰的东西,阅读才能发现本质,好比是摄影中的中景与近景,你站的位置越高,自然看到的东西就越完整。但当你以为他会排斥概念的时候,他又会说,那些粗略的东西不见得就是差的,只是里面需要进行填充来使其饱满,而这就需要阅读的反哺来实现了。
比如方法论时,他提到一个“棋局视角”,这在阅读历史人物的传记或生平以及相关文献时很有帮助。他说,读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高光,也不能只看他的个人表达,要去看他参与过的事,这样一个个坐标系相互对照才能形成一个人最完整的面貌,就像书中写道的那样“要了解一个人,只看他的传记是远远不够的,要注意他和同时代各种人物的交往。”因为传记会主观,朋友会说谎,只有所有状态的叠加才显得真实。
但其实,对我而言,《阅读的方法》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并不仅仅是那些故事和理论,而是罗老师想要表达的一种态度,即出发去阅读的力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阅读向来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情,其实就在于他们天然得把学习与痛苦做了等号。但事实却恰恰相反,阅读并不是真的让你去寻找一个改变人生的答案,生命中如此众多的碎片时刻并无法通过一千本书,一万个道理给提炼出来,它注定是从一次困惑到另一次困惑的延续,但在你经历和领受这一切的时候,便会有极大的可能抓住了某个契机,抓住了某个可以解决当下困境的方式。这才是阅读,它不应该被高山仰止,所以罗老师在书中举出胡适曾经开出必读书单的例子,其意并不是为了反驳那些学者的专研,只是他更明白,大多人走上阅读这条路都是为了兴趣与热爱,而不是为了成为学究,在研究层次之下,还有广阔的风景。
作为一个偶然的闯入者,也许第一本书就会很大程度决定了你更偏爱哪一种类型,但无论是历史人文,还是名著经典,又或是“小道”里的悬疑推理、散文随笔,成就或有大小,可阅读不该分高低。大可以将阅读看做是网上冲浪的消遣,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节奏,就像是他提供的自己的方法——找到那些枢纽性⼈物的枢纽性的书。从一个作者看到一个领域,从一本书找到另一本书的交集,把这些知识都当做跳板,追踪着一条线慢慢将各处串起来,然后随着渐次攀高,组成自己的独家清单,最后再反溯到细读上。这种由繁至简,再由浅入深的方式,也不失为是对抗当下快节奏生活与碎片化阅读的好手段,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