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杂感

与高尚的东西为伍,你将不会感到孤独。——路遥

我曾经见过许多这样的场面,当一个人被问及平时喜欢做什么的时候,往往无话可说之时,便会来一句“我平时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和大家一样,也就是看看书啦”。如果真是的,我真要佩服他一下。可事实往往是,读书只是一个挡箭牌而已,或许那个人除了教科书之外,几乎不读什么书。

由于种种原因,我感觉我们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提醒之下才会看书,一旦脱离了这个环境,便会手不“触”卷。厌恶读书,读书成为一种负担,我们因此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我们从古至今的教育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是一种美的体验,然而我们却把它变成了追名逐利的手段。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如果不阅读,何谈做学问?

是的,我们应该喜欢阅读。

阅读是一种享受,你可以在皎洁的月光下,吟诗作对,自我升华,实践那句“人类要有诗意的栖息”。

阅读是一种幸福,你能进入一种纯洁的境界,净化心灵,擦拭双眸,品味那句“清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阅读是一种成长,你会变得逐渐成熟,提高品味,挥斥方遒,领悟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我们开始阅读的时候,往往却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

我们现在的年龄看名家名作,总会怀有一种心理,就是觉得他们一切都是对的,是高明的,是言近旨远的,而自己偶尔感觉不良或疑惑的时候,也会全都归因于自己的浅薄无知。于是,我们摒弃了自己的思想,把刻在自己身上的东西全部格式化,成为一张空的光盘,然后刻录上别人的思想,播放别人生活的画面。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盲从?我们年少无知?我们渴望得到称赞的目光,别人的认同?不,因为我们既虚荣又胆怯,因为我们在想法设法摆脱稚嫩的笑脸而使自己深刻起来。所谓“深刻”,既能掩饰内心的胆怯,又可满足外在的虚荣。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年轻的脸庞如此严肃,眉头紧锁,与别人聊着从名家那里学来的深微之言。或是把这当成炫耀的资本,以显示自己知识的渊博,学问的精通。

学习名家没有什么不对的,可如果我们从此就丢失了自己,那才是最可怕的。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拉曾说: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不是要塞满自己的脑袋,而是要擦亮双眼,愉悦心灵,打磨自己的思想,使其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青春”二字的下半部分是“月”与“日”,是代表光明的。如果我们的青春只是花前月下的喃喃私语,只是无思想的仰视,只是假借别人的光芒,那么我们的青春便只会是时光之河上的浮光掠影。我们需要从阅读中不断汲取能量,散发光明,照亮大地。

当有一天,我们发自内心的喜欢阅读,我们才会真正地享受阅读,体会那种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从18月以前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的,之前只是知道阅读的确有用,但不阅读似乎也糟不到哪里去,所以只是零...
    心眸阅读 169评论 0 0
  • 2016年下半年开始,一直更新自己要阅读的书单,也买了几大类别相关的书,除了文学类的杂书是自己喜欢而能一气呵成地读...
    藕礼君_莲藕阅读 157评论 0 0
  •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家为为成了一个逗比,现在我最喜欢给她的称呼就是,“屁屁”、“笨笨”和“傻逼”。没错,今天...
    黑呼阅读 514评论 0 1
  • 父爱如山。 山外的洋槐树已经如茵 山内槐花如雪 树下老屋青瓦红砖 屋外的菜园青菜碧绿,豆夹黄色的小花攀上了 枝头 ...
    海深深阅读 206评论 0 0
  • 《路边野餐》如是说: “为了寻找你 我搬进鸟的眼睛 经常盯着路过的风” 少年时代 是你的时代 今天在北京发布会...
    一只k喵的cc阅读 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