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常识:胡子(三)

“一字”的式样,十分简单,尺寸很短,须梢一崭齐,掩没到下脖一部为止。花脸、小花脸两个行当,都要用它,但后者不如前者之多。《打花鼓》的汉子,为小丑应行,嘴上挂的就是“一字”。

至于在花脸行档中,用到“一字”的角色,他们的性格,大多不甚正常,像《法门寺》里的凶手刘彪,《嘉兴府》里吃刀的大马快,再有《四进士》中那个夺产谋弟的姚庭椿,嘴上所挂的,尽是“一字”。

“红扎”是最长的、密密的赤须,中间漏有一空,露出下巴,为架子花脸不可缺少的一种胡子。口挂“红扎”的一路角色,多数是粗犷豪爽的快人。这个“髯口”,配和着身上的鲜艳的行头,以及面上的动人的脸谱,看上去,便能使人精神一爽。

如《通天犀》里的青面虎,为救十一郎,上了酒楼,要喝它一个“龙取水”是,他是拉开红须,忽上忽下,或左或右,由慢而快地做出许多身段来,实是美妙之极。老艺人刘奎官演这一个“耍髯口”架子时,台下观众,准会叫起“磕堂好”。

又如《盗马》时的窦尔敦,听到更夫打更,不禁喜出望外,用右手把赤髯向左边一推,左手一抓,举起手掌朝胸脯一拍,再大拇指往上一翘......这一个干净利落的姿势,把窦寨主的豪迈气概,曲曲传出。看过裘盛戎、袁世海演《盗马》的观众,定留有深刻的印象。

此外,花旦戏里的《辛安驿》,那个女主角周凤英,在第一场乔装强盗出场,倒是要借此“红扎”一用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京剧里挂胡子的角色特别多,在生、旦、净、末、丑中,除掉了旦行之外,其余四个行档,大多与胡子结有不解之缘。胡子在戏班...
    512song阅读 1,573评论 0 4
  • 行当的划分由来已久,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元杂剧的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当时,这些行当的名词叫作脚色,大致分...
    王會菱阅读 1,341评论 0 1
  •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1.生 行 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
    潇湘妃子JC阅读 431评论 0 0
  • ““八字”是上嘴唇翘起两只角、下巴底下没有甚么的一种胡子,武丑开口跳,多数用这种胡子,像《花蝴蝶》里的蒋平,《盗御...
    512song阅读 467评论 0 7
  •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入京,与汉调艺人合作,吸收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
    魔棱MORLENS阅读 2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