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主持人大赛,已经到了第二阶段的比赛。节目也越来越火,越来越热。
各位选手在赛场上收放自如,信心满满,展示着独特的风采,也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更展现着文化魅力。让我们看过之后,不禁感慨后生的可畏。一个个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无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人气明星。
点评嘉宾的精彩点评,更是画龙点睛,既充满情商,又直击痛点,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为什么一档主持人大赛,会产生如此轰动的效应,着实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
但仔细想想,每一种文化现象的背后,都蕴藏着一种机缘和巧合。也正是因为这种机缘和巧合,才造就了节目的热播,形成了巨大的流量。
01
央视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是央视传统的品牌节目,每四年举行一届,自1988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许多优秀的主持人,如鞠萍、张泽群、撒贝宁、陈伟鸿、刘芳菲等,都是通过大赛的选拔脱颖而出,走上央视的舞台,迎来了自己事业的一片新天地,成就了现在的辉煌。
可以说主持人大赛就是一个赛马场,只要你足够优秀,只要你是一匹千里马,就一定会崭露头角,大放异彩的。
主持人大赛也是展示自己才华,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也到了许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主持人的追捧。他们通过精心的准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积蓄了多年的力量,不断提升文化素质,培养专业能力,提高主持水平,就是为了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书写美丽的华章。
02
主持人大赛,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恰恰是目前许多电视节目所缺少的。
之前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类节目能够大火,也是基于此种原因。
现在的许多电视节目,已经渐渐地变得越来越俗气,比如各种各样的电视真人秀节目,除了想方设法地吸引人们的眼球,追求所谓的收视率,似乎没有什么让人心灵受到触动的地方,充其量也就是发挥着娱乐功能。
而那些充满文化内涵和文化元素的比赛类节目,不仅满足了娱乐功能,也在无形中使人们耳濡目染,得到了文化的熏陶,增添了文化气质。所以有人喜欢、受人追捧也就成为了一种自然。
03
赛场上选手们的精彩表现,也给大赛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无疑,能通过层层选拔,走上央视的舞台参加最后的比赛,所有选手都是优秀的。
他们各有各的特色,有的语言幽默,使人捧腹大笑;有的台风稳健,主持气场十足;有的思维敏捷,分析鞭辟入里;有的观点鲜明,个性特征突出;有的出口成章,文化底蕴深厚。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不同风格、不同特色、不同性格的主持人同场竞技,才使得节目更加好看。
这比那种千篇一律的风格,千人一面的节目,更加好看,也更让人喜欢。
04
点评嘉宾的精彩点评,更为节目增添了崭新的不一样的色彩。
董清的点评,充满睿智,极富情商。她的每一次点评,总能让人感觉到把话说到了别人的心坎里,让人听着既舒服,又能够有所收获。
康辉的点评,虽然直白,却能一语中的,既充分体现了新闻主持的严谨和认真,又展现了他做事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
那些出题嘉宾的画睛点评,也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这虽然是场比赛,但更是一个学习的舞台。通过比赛,选手们得到了成长;通过比赛,选手们收获着希望。
05
节目的设计极具挑战,更使节目更加好看。
第一阶段的三分钟自我展示,充分考察了选手们的主持功力和敬业态度。90秒钟的即兴现场发言,更考验了选手们的临场发挥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
那脱口而出的金句名言,那随口而来的诗词歌赋,折射出选手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
第二阶段的经典节目展示,则更具挑战性。通过主持经典节目,把选手们的主持功力展现地更加淋漓尽致。
他们对节目的理解,对主持风格的把握,对经典节目的诠释,更把他们的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06
现代社会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读书的热爱,对诗词的喜欢,对文化的热衷,对写作的执着,已经渐渐地深入人心,成了一种时尚。
而主持人大赛这种文化现象,无疑更是锦上添花。所以节目的热播,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