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和我一样:前一天晚上,定好了闹钟,想着明天一定要按时起床,读几页书,给自己和爱人做一顿可口的早餐,把一天的工作安排的井然有序。然后按时下班,享受这种努力经营自己的充实的快感!
然而结果是:闹钟响了又响,你还是习惯性的往后又延迟了十分钟,心想多睡几分钟不会影响我一天的工作。直到无法再延后,然后匆匆起床,胡乱洗了把脸,冲出家里,奔向公交车站。坐在车里,满脸疲惫,早餐和着悔恨一口口吃下,默默的对自己说,明天一定按时起床......
也许每个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这是一种病,得治。有的人症状重,有的人症状轻。我曾经也是这样的患者,给自己的病历单上模仿医生潦草的笔迹,写着:想的太多,做得太少。
1、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
当海浪拍案时,岩石不会受到什么伤害,却被雕塑成美丽的形状;同样的道理,改变可以雕塑我们的性格,也可以磨掉我们的棱角。
六年前,我在国内某知名快消品公司做销售。每天踩着点儿上班,一般早上八点二十几分,跟一大群同事在电梯里打着哈欠相遇,互道着早安。到公司里以后,应付着听经理在上面讲市场分析,接下来敷衍的说着一天的工作规划。然后跑市场三四个小时,大家纷纷钻进茶楼、网吧或游戏厅。晚上回来,无聊的分享着一天的所谓“收获”,期待经理废话少些,好赶紧回家,看看电影或打打游戏。
阿栋是个例外,每天都比我们早到十几分钟,坐在那里翻看客户信息。每天晚上总是最后一个回来,一身疲惫,满脸风尘。开会的时候问题比谁都多,丝毫不注意同事们鄙视的眼神。
三年后再次遇见阿栋,他已经坐上了原先公司经理的位置,年薪十几万。反观当年鄙视他的那些同事们,大部分还在为一日三餐奔波。大部分仍旧从事着让自己轻松又愉快的工作,当然,薪水和阿栋肯定没法比。
佛家讲因果,这是我遇到的因果关系最好的例子。时间是最公平的尺子,你在哪里付出,绝对会在哪里收收获。用一句流行的话总结: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2、只要展开行动,你离成功就接近了一步
所有的牛逼都是从苦逼开始的。
你只看到马云、宗庆后、王健林这些人身上现在的光环,成功企业家,首富,光环一个比一个耀眼。但是,如果当时他们畏惧艰难,遇到一点事儿马上就退缩,失败后端着酒杯自怨自艾,他们会有今天的成就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前段时间看到订阅号里的一篇文章,结尾有句话戳中了大部分人的痛点,一盎司的行动,永远大于一吨的理论。开始行动了,哪怕收效甚微,最起码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终于展开行动了。质变往往是量变的结果。如果说,成功离你有千步之遥,每次行动一点,那么距离就会缩小一点。长此以往,距离会越来越小。失望或绝望的时候,想想建起金字塔的奴隶,想想水滴石穿的道理。
每当夜幕降临,回想一天的努力,你可以微笑着对自己说:天啊,今天我终于行动了,而且尽力了。那种喜悦,那种充实,比打了多少鸡血都令人感动。
3、你不是懒,你只是在逃避
一件事情如果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很轻易完成,并且马上就能收到报酬,那么我们会愉悦的完成它,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
但是如果这件事稍稍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或者需要一个漫长时间的坚持才能见到收获,那么就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的感觉。第一反应就是逃避这件事,并且将这种不舒服的感觉用其它的事儿代替,比如说打牌、玩游戏,或者跟朋友呆在一起喝酒吹牛。
上学的时候,如果下节课要来的是一位轻松又宽容的老师,那么课间休息时会很放松。如果下节课要来的是一位即严肃又苛刻的老师,那么心里一定期望这位老师迟点来或者最好请假别来。
我们的观念里总是容易接受那些令自己轻松又愉快的人或事儿。如果预期和结果有可能产生偏差,那么沮丧、悲观会主导我们的情绪。离开这种情绪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逃避。
世界如此美好,我却一再逃避,这样不好,这样不好!
是时候告诉自己了,任何事情,不去做,等于零。宁愿做一个行动上的矮子,也不要做一个理论上的巨人。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勤奋的人,努力行动,打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