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首先以一个小故事作为开头。
前几天,成爸带儿子在游乐园玩,他迷上了一个体感游戏,切水果。那场面一发不可收拾,吃饭时间喊他回家都不回,还让我陪他一起玩。
此时,成爸内心的小火苗已经在悄悄酝酿了,慢慢积蓄着能量,等待爆发的一个契机。
然而成妈的一个微信浇灭了这个星星之火:“吃饭时间到了,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吃饭呀?”,这一句对儿子温柔的语音点醒了我,让我察觉到自己生气的情绪起来了。于是我开始观察儿子,准备找个契机切入带领他回家。
我就这样默默的等着,思考着他以后会不会沉迷游戏,会不会从事电竞行业,会不会从事游戏开发等等。
终于在一局结束后,他好像有点累了,我就走过去问他:“你是不是累了,需不需要回家吃点东西再玩?” …… 一番询问说教后终于回家吃饭了。
过度臆想
回家思考了一阵,发现自己生气的原因可能就是,对于孩子不想回家吃饭这个行为产生了过度的臆想。
这也可能是大多数父母都犯过的错误,毕竟自己是过来人,看过太多身边人的行为,会不自觉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放大联想。
不好好吃饭会饿肚子,饿肚子会没营养,没营养会长不高,长不高会找不到好对象……
从不好好吃饭这件小事一下子上升到找不到对象,甚至更高的维度,你说父母怎么会不焦虑呢。
总结三个字就是:想太多。
回想过去,我们也有不好好吃饭的时候,也有玩游戏的时候,成爸小时候甚至还偷过村里小店的冷饮。但是成爸目前也没有游戏上瘾,更没有成为小偷。
我们要相信孩子,并给予当下事情的教导,心平气和,而不是反应过度。
如果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就往大的方向想一下,在更长远的以后会有什么影响。
虽然现在不好好吃饭,但是现在的成年人不都会好好吃饭么,没有哪个成年人不会自己吃饭吧。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不吃饭,吃零食呢,要理解孩子。
这么一想,就算现在不好好吃饭好像也没啥大事了,这样就能平静下来,冷静处理当下的问题了。
认知模型
然而有些人看待不好好吃饭这件事的态度可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成爸有两个朋友,他们对待孩子不吃饭的态度就截然相反。
一个逼迫孩子吃,到点就要按时吃饭,不吃饭就没了。
一个放任孩子不吃,孩子饿了他自己就会找吃的,饿不死。
再深入思考一下,其实对于同一件事,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情绪表达。
这就是著名的情绪管理ABC理论,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我们说的通俗一点,还是开头那个故事,通常认为成爸生气是因为孩子不肯回家吃饭。但是再深入想想,其实是成爸认为不回家吃饭这个行为不恰当才导致自己生气的。
生活中也充满了这类事件。比如同样是考试成绩不好,有些家长会很焦虑,各种帮忙分析原因,上补习班补习等。但是有的家长不会很在乎,考试只是其中的一条出路,考试不好还有其他出路,现在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过的也很幸福。
同样的事件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于我们对于事件的认知,只要改变对事件的认知,坏情绪也可以变成好情绪。
古人有云:极怒时莫与人书,极喜时莫与人物
相信许多朋友们也会有类似的经历吧。心情好的时候,看娃干什么都可爱;心情不好的时候,稍微有点不顺心就会生气。
情绪往往影响着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了解情绪,揣摩情绪,与情绪和解,才能更好的做事,工作和生活。
总结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育儿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才能奏效。
那怎么做到心平气和呢,不要过度臆想,适当转换视角,改变对事情的看法,从而与自己的情绪和解。
希望这个思维模型能帮到大家,如果大家有新灵感,欢迎与成爸分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