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这几年来,遇到过诸多障碍。最常出现的也是最为苦恼的一条是:没有东西可写的时候怎么办。
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后,认识了一些写作的朋友,他们时常保持着日更,不但量没有改变,而且文章的可读性也很高,看起来并不是像为赶个更新而写。有时候会很好奇,都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他们是如何在平谈狭小的生活中找到可写的素材,又是如何引发的思考的联想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相继问了几位作者的朋友。他们答案之中,有一条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多记、多读、多写。猛然一听,像是一条客气的官方回答。仔细一想,这六个字是非常有道理的。
当我再接着深入追问下去,这看似平常的“多记多读多写”的六个字的背后,其实有一套可练习、可操作、可掌握的学习方法。其中一位作者朋友跟我说,每一个写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不同的,对一些事件的思考和反应也将不同。每天需要写的内容,是一定不能指望所谓的灵感涌现才来写,你得积累素材、整理信息、归纳主题。
他说,写作的积累和练习,是有系统的科学的方法的。想要每天都有内容可写,最直接的训练方法就是做笔记。说完这些,他向我推荐了一本书:赤羽雄二所著的《零秒思考》。
这本书其实是在讲工作管理类问题。比如开会时,活到嘴边却不能顺畅表达出来,头脑空空、迟迟无法动笔写个企划案,年终总结一个星期了还没想好如何开头。做出来的PPT别人看不出来重点是什么,一个新的事件发生,自己没有半点反应和想法。
也许你会说,这本书跟写作没有半点关系啊?先别急,我们再回头看看上面书上所提出并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跟写作中的障碍如出一辙呢?没有东西可表达、不知如何表达、有想法表达不出来、没有逻辑抓不住重点?
那么,知道了这些障碍,我们就可以跟着赤羽雄二在《零秒思考》中所说的方法,练习起来。
一、做笔记
具体做法是:将一张A4纸横放于面前,每张纸写一个主题,1页写4至6行,每行20字至30字。一张纸控制在1分钟之内,每天写10页。也就是说,就是每天用10分钟时间手写笔记。
二、做笔记的好处
1、 可以理清头绪。
2、 可以变得自信积极。
3、 可以变得心平气和。
4、 可以迅速成长。
三、操作步骤
1、 写标题的方法。
标题即笔记的主题,可以是任何事情,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不要犹豫。
2、 写正文的方法。
努力写到4—6行(多表达想法),每一行最好20—30个字(意思会表达的更清晰)
四、相关细则
1、想到什么就写下来,控制在1到2分钟内写完,防止拖拉。
2、别用笔记本、日记本、word,用A4纸是最快最方便的方法。
3、随手都在带A4纸,一有想法就写下来。
4、同一个主题的想法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写。
5、有了新的想法就立即补充。
书中笔记例子:有关阅读
想读什么样的书?
怎样让阅读的书之间保持平衡?
未来一年打算读什么样的书?
读后怎么才能让其发挥作用?
读后如何整理感想?如何灵活动用?
如何提高阅读速度?
如何将从阅读中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出至少一半的效果?
五、笔记的整理和运用
1、作者建议用透明的文件夹进行统一整理,按不同分类进行标记,每三个月整理一次,重读一次。
2、要在不同的笔记中进行拓展。
3、在笔记中理清逻辑、归纳重要问题。
怎么样,这一套方法进行下来,是不是可以按此进行一个写作的训练呢?当然是可以的。一篇好的文章的重点是什么:可读性的内容、合理的逻辑、清晰的主题思想。
这一切的来源,就是开头的我的作者朋友所指出的:多读多写多记。而写文章最重点的部分就是写,写的前提就是需要平时多积累信息、素材,并且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对所记的内容进行整理、运用、拓展。无论是想在工作中做到头脑清晰、工作方法得当,还是在写作中,每天有料可写,《零秒思考》无疑都是一本相当好的书。
读完这本书后,我也按此方法进行自我的写作方法练习。
建立自己的写作笔记,我主要是两种方法同时开展:
一是通过印象笔记的方法随时记录一些可写的主题内容,二是用便笺纸来记下平时在脑中冒出的一些思路。
并且每一周都结这些主题进行整理归纳,整合素材,理顺逻辑,进行文章写作。
这个方法开展一个多月来,写作的焦虑感明显降低,平淡的生活也变的有趣起来,存储的信息也变的越来越多。
无内容可写的苦恼也消失了。
这些记录的练习的方法,你也一定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