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遥想人到40岁,就是一中年大叔,有钱最好,没钱也能将就的过着。
四十不惑,面对着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我娘还在家学玩手机、玩小视频,我就敢说不惑。对于很多已知的常识性问题,现在都给颠覆了,哪敢不惑,天天做小白。
比如儿时最崇拜的刘关张,现在推崇的是曹操,因为他才代表着武林至尊,宝刀屠龙,才是真正的社会人;又比如小时候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空,天不怕地不怕快意恩仇,现在所有的解读都指向他欺软怕硬,出工不出活。每每看到这些,我都觉得也对哦,看问题还是太肤浅,看不清问题的本质。
满打满算终于40有零,也像其他人一样回顾着一下自己的人生,起码了解一下自己的人生有没有虚度光阴。终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旧电脑打开,找到05、08,10、13年的年终总结,发现05年干了不少活儿,08、10、13年,好像除了日期有改变,年终总结一模一样,那时候我在国企上班,想想国企还是一个很锻炼人的地方。
我不仅陷入沉思,这20多年来我到底干了些什么?早期的十年国企职业生涯,最大的技能就是学会了与人说话,一个人说话不令人讨厌,还让人听得进去,其实真的是一门功夫;7年创业,学会了低头,懂得了自己不吃,员工还要吃,知道了责任比赚钱更重要;生意失败又去国企打了5年工,一身的社会气息,升职加薪看不上,觉得自己比较清高,换来一个好口碑好人缘,从上到下每个人都说你好,能干活会办事。
怎样复盘人生,如果按照企业的经营思路来复盘自己的人生,按照情景重现法,通过回顾目标、结果对比、叙述过程,自我剖析、总结规律,我没有做对过一次。因为,年轻时候的从来不设定目标,也不为结果,就是为了每天开心快乐的过着,规律就是看心情,有很多案例都可以佐证,可以为了心情,为了面子,放弃大好前程。
人生复盘不能用这种方法。因为人生毕竟不是以结果为导向,不是以过程论成败,更不是以细节取胜的经营活动。人生最美丽的地方就是它充满了变数,如果把变数全部确定为定数,那人生有什么色彩?
但毕竟人要活着,要有质量的活着,升级、打怪兽虽然枯燥无味,但能保质保量地让你生活无忧;老是想着打大怪兽,一步登天,快意恩仇,风险系数还是大了些。
我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次对的选择。
如果是房子,我想我错过了起码六七次;
如果是最美的爱情,我想我错过了一两次;
如果是稳定上升的事业,我想我错过了好多次。
错过了这么多次不免自责,是否后悔,好像从来没有。我不断追问自己做抉择的时候是否是最合适的选择,答案每每都是最追寻自己本心的选择。
虽然错过了那么多,但时间的力量也令我慢慢拥有了一些。虽然房子没人家大,车子没人家好,但我有一个善良的媳妇儿,可爱的孩子,让人羡慕的温馨小家,因为现在的我懂得珍惜。
四十不惑到底是什么?应该是多一份坦然,多一份淡定,多了一份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有的从容不迫。因为这个年纪不敢、不能、不可以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