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手机厂商之间互相模仿?微观层面已经有很多技术文章分析过了,不再赘述。我仅从宏观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理解苹果这样的公司是在什么产业环境下做出了iPhone。
我想各位也都受过历史学教育,知道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那么这个iPhone的发明创造就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什么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概而言之,就是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解决的是市场的问题和技术的问题,表现为工匠瓦特的蒸汽机技术通过与资本家的合作,产生极大生产力,并借由强大蒸汽机船走向世界各地,使产品不限于英伦一地。产品表现为纺织业等轻工业,后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江浙闽粤的小工厂重现了这一过程。而代表著作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第二次工业革命解决的是科学与技术的问题,表现为大学作为研究机构,为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所以在内燃机技术和电力技术上产生重大突破,产业层级上得到了提升,“重工业”进入眼帘。产品表现为汽车、电器。代表国家是德国和苏联,这一阶段常常是一个专利的使用可以持续很久,比拼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因此泰勒的科学管理成为理论方面的支撑。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解决的是信息问题。这一阶段比前两阶段更加注重信息整合,不仅包括市场开拓方式的转变,能够直达消费者,而且在产品生产上更加具有创新性,产品个性也更为突出。这种创新常常是在产品过剩的背景下产生的,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创造新型产品。而这种新产品,往往伴随着一个新的产业的诞生,就算同类产品,针对的消费者群也是不一样的。伟大的苹果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依靠乔布斯强大的创“业”能力,推动个人电脑进入千家万户,使得智能手机成为掌上电脑,其苹果商店和周边配件更是使诸多创业者参与进来,形成新型产业集群。iPhone的背后是大量专利技术积累优化组合的产物,而这些专利有的来源于苹果工程师的发明,有的来源于苹果对其他科技企业的收购,信息与技术的在iPhone的创新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至于连“生产”这么重要的业务都外包给中国的富士康,只通过合作和监管完成苹果产品的利润最大化。
因此,苹果的成功是美国科技产业的成功,是专利“堆”出来的成功。乔布斯虽然已经故去,但苹果对科技企业的收购仍然在继续,他们根据未来苹果产品的设计需要,整合这些资源,诸如siri、指纹识别都是如此。同理,Google、facebook这些公司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共同引领科技产业的发展。
反观国产手机厂商,就大背景来说,笔者总结为:改革开放三十年迅速经历了“市场时代”,而今却在“信息时代”的国际大背景下正在进行地经历“科技时代”。换成上面的语言则译为:三十年完成工业革命,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仍然做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事情。
其实英国工业革命时代就已经在国家层面注重专利技术保护和创新,而我国在这一点虽有重视,却因为制度、法律、技术积累的劣势,无法再短时期内追上创新步伐。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科技”拿来的三十年,“拿来”的“科技”催熟了我们的工厂,催熟了我们的制造业,却没有催熟我们的科技创新、我们的科学家和我们的创新环境。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中国企业缩影的国产手机厂商,无法在重大创新上做出举措,也是十分容易理解的。
幸好我们有小米,我们有魅族,我们有华为,我们有联想。小米在手机、电视、路由器、平板多个领域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也能够依靠信息、技术整合完成整合,引领科技创新;魅族在产品做工、UI设计方面努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创造的产品不再是“傻大粗”的层次上游走;华为在技术创新、专利积累方面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中国科技的未来之路;联想着重产品制造,优化产品流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作为,有目共睹。
当然回到正题,国产手机厂商之间互相模仿也不只是国产手机的现象,乔布斯的故去,整个世界的手机界,真正带来颠覆性创新也不是很多,可以说中国科技企业追上世界顶级创新企业的步伐,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