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
一次乌龙事件
昨天晚上开完会,5年级一个数学老师告诉我,下自习后在小卖部门口,我们班一个女生捡了他们班一个学生10块钱,让我明天问一下,我点头答应,转头就和我们班数学老师说了一下,让她今天早上在值班的时候问一下,结果没人承认,但是有同学举报说有一个女生在昨天晚上买了特别多的东西。其实我也有点怀疑,但是没有证据,也不能随便乱说。
中午起床,我到教室又再次询问,可以说是威逼利诱,还是没有人承认,但是有同学呆呆地看着我。我也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是感觉无辜还是觉得……
我就对所有的女生说,有三种选择:一种就是捡到钱的女生私下自觉找我,这件事情你知我知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如果没人承认,还有第二种解决方案,就是所有的女生平摊;还有一种方案,就是我去调监控,发现是谁五倍偿还。就是这样,还是没有人承认。
这时候我才觉得,也许不是我们班学生捡的,但是那个丢失钱的学生一口咬定就是我们班女生捡的。我还和一个疑似女生(平时钱拿的不多,但是昨天晚上却买了很多零食)谈了话,她说她没有捡,也有人作证。 正当我为此烦恼的时候,又听5年级那个老师说,钱已找到了,不是我们班学生捡的,搞错了,是其他班。
唉,为这件事情,我在班里都调查过多次,一直都没有头绪,原来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多亏没有凭借学生平时的表现做出误判。
豆包修改后的:
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乌龙事件
昨天晚上散会后,五年级的一位数学老师找到我,神情严肃地说:“下自习后,在小卖部门口,你们班有个女生捡到我们班学生10块钱。”我点头应下,随即便和本班数学老师沟通,拜托她今早值班时帮忙询问。
然而,询问的结果却让事情陷入僵局——没有一个人承认。但很快,有同学向老师举报,说有个女生昨晚买了不少东西。这个线索让我心里“咯噔”一下,不禁对这位同学产生怀疑。可仅仅凭借消费情况,实在无法作为确凿证据,我只能将疑惑暂时埋在心底。
中午午休结束,我再次走进教室追问此事。为了能让真相浮出水面,我可谓是“软硬兼施”,但依旧没人松口。正当我满心无奈时,却发现有几个同学直直地盯着我,那眼神里带着复杂的情绪,我一时竟也读不懂,不知是满心无辜,还是另有隐情。
无奈之下,我向班里所有女生给出了三个选择:“第一种,主动私下找我承认,咱们之间的对话绝不会有第三人知晓;如果没人主动坦白,那就只能让所有女生平摊这笔钱;实在不行,我就去调取监控,一旦查出是谁,必须五倍偿还。”本以为这番话能让“当事人”主动站出来,可结果依旧是石沉大海。
此时,我内心也开始动摇,怀疑或许根本不是我们班学生所为。但丢钱的学生却十分笃定,坚称就是我们班女生捡到的。我又单独找了那位疑似的女生谈话,她信誓旦旦地否认,还有同学为她作证,这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就在我为此焦头烂额时,五年级的老师给我发来消息:钱找到了!原来根本不是我们班学生的问题,是一场误会,真正捡到钱的是其他班级的同学。得知这个消息,我长舒一口气。回想起这一番折腾,在班里反复调查却毫无头绪,最后才发现一切都是子虚乌有。幸好我没有仅凭学生平时的表现就轻易下结论,否则不知会造成多大的误会。这场乌龙事件,也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