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大勤快的人,用现在最时髦的话形容就是“没有生产力的人”。何为没有生产力?就是没有赚钱的能力的人,这么形容自己也许是有些过分的,好歹自己出门朝九晚五的上班还是可以养活自己的,可是毕业的四年时间里,上班的时间应该是三年左右,总是走走停停的状态在上班的这条路上。
记得之前读雪小禅的书籍,里面写到“我喜欢落后于这个时代”,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常常觉得自己像个老年人一样慢慢悠悠的过着小日子,而不大乐意去探知外界的事物。喜欢在早晨起床的时候挑选白白胖胖的大豆子给自己打豆浆喝,因为豆浆可以补充流失的胶原蛋白,对皮肤好。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听听古筝,最好泡一壶普洱茶就这样候着,一杯接一杯的喝着,不需要朋友,只是独立享受这一个人的时光。
有一次同先生一起进山,订的是水库旁边的民宿,依山傍水还有门口的桂花树倒是在晚秋的时节显得非常别致,入门处的玄关位置便是木心的《从前慢》,我们的房间在二楼,里面有茶具也是十分应景,山与水的结合,茶具与民宿的结合,让人心旷神怡。放下行李,与先生一起去水库边散步,远处的山因为湖里的温度反而是仙气腾腾。找了一片草地,我们就这样席地而坐,静静的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早年旅行的时候,提前一周定好行程,到了目的地之后很快游览完一个景点再去下一个景点,本来预定好一天的行程常常会在半天之内结束,剩下的时间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这就是传说中的游客游吧!真正静下心来体会的又有多少?旅行的趣味和意义真的达到了吗?
昨晚接到母亲的电话说表妹离婚了,因为遇见了比现在丈夫更优秀的人。这个消息真的令我们姐妹非常震惊,小时候因为父母都工作的缘故,常常被寄养在姥姥家里,我们算是一起长大的,总是觉得这样的事情她做不来,也许是我们的观念过于传统。
父母辈的人对婚姻的敬仰我们这一代人总是不能企及的,他们总是能在艰苦的岁月里陪伴彼此一生,现代社会的快餐爱情让人们失去了原本的信仰,总是望向过于遥远的远方,而却忘记了踏踏实实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可是于旁观者的我们除了祝福,却如鲠在喉说不出其他的话语来。
快餐爱情、游客旅行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一种潮流,我们无法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周围的一切,只是把日子过程了走马观花。记得曾经在一个纪录片里看到一位五十岁的老人做非常传统的手工制品,而这个手工制品无法满足老人日常的生活所需,可即使这样老人还是选择了默默坚守。他说:做这些他心安!一句心安顿时令人湿了眼眶,社会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无论走的多么远,这些根基请让它一直都在。
愿你从此岁月无忧,春来煮茶,秋来煮酒。
慢慢享受这美好却又短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