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知道怎么写作,真的,尽管已经大学毕业一年多了,可是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写作。
模糊记得大概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吧,语文家庭作业中开始出现写日记、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样的任务。而我自始至终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这两个不同的作业。对,你没看错,连日记也是“摘抄”的。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写日记,到底有什么可以写的呢,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怎么值得写在作业本里交给老师看呢?自己的思考?我没有思考啊,我每天想的事情那么简单而无聊,没有任何值得写下来的必要啊!我以为等我长大一些就能自己写东西交给老师了,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初高中各种作文、读书笔记、小论文,记不清拼凑了多少文章,对,拼凑,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整篇整篇的“摘抄”是有很大风险被老师看出来的,所以从小到大买得最多的书就是各种作文选。还记得表姐从她异地的高中带回来的她们学校作文比赛获奖集让我高兴了好久,因为这样内部才有的小众作文集简直是“摘抄”的首选啊!因为不相信自己可以走好路所以一直使用隐藏的拐杖,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和周围人一样,但慢慢地完全离不开这根拐杖,因为知道一旦松开这根拐杖自己会被摔得惨不忍睹,也不知道该怎样放开拐杖自己尝试练习着走,因为这样就会被大家看出来自己一直都是拄着拐杖的。
嗯,你问那考试怎么办?是啊,老师也好奇为什么我的考试作文和平时相差那么多,大概是考试心理素质不好吧......
不过和大多数少女一样,从初中开始,也会时不时写下一些羞涩懵懂的粉色日记,关于暗恋,关于朋友,关于未来,关于父母,用完全口语化的文字平白直叙,于是又一次肯定,果然不能把自己写的东西当文章交上去啊,这和《高分作文》里的文章一比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啊!周围也总是有思想深刻,总能写出兼具思考深度与出色文采文章的同学,所以也逐渐意识到自己贫乏苍白的文字源于枯燥贫瘠的脑子。
从日记的记录看,转变始于大二吧,终于达到了自我厌弃的climax,终于从图书馆抱回一堆“看名字就很牛X”的哲学书,一开始是艰难的,毕竟脑子里的土壤都干成石块了,突如其来的水流一时是无法渗进去的。好在自我厌弃的洪流推平了所有的不适与抵抗,从2012开始至2014的日记是一片爆发似繁殖的自我意识草原,《一席》、《晓松说》、《看见》、豆瓣等等当时流行的节目、书、平台等也给我打开了一扇美丽新世界的大门。
可以说那两年吸收的东西在很大很大的程度上使我成为了我现在样子,也是在那期间我开始不害怕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看到题目之后就会开始思考,并且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是可以写到纸上交给老师的思考。看书时引燃一些火花的文字也会立即记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想法,还有对未来的计划,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生活中美的感悟等等。所以尽管这两年辗转了好几个城市,但那些记录文字的本子一直被我小心地包裹放置于行李箱的一角。它们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对,就是一部分的我,当我迷失在澳门那些此伏彼起的浪潮与漩涡里时,是这一部分小心保存在行李箱的我让我记得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想要去向何方。可尽管非常享受在本子里创作记录的时光,但离开澳门的那天差点遗失行李的经历,让我无意识地减少了记录地习惯,害怕它们有一天会离我而去。现在想来这是多大的损失啊!
近来关注的许多平台都在发起写作计划,踌躇比较了好久终于决定在简书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考,虽然不像手帐那样可以写写画画贴贴,但对经常搬家换地方的我来说,这是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