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连 - 35号 - 兰兰儿 】
001 之前的“相识”
看到训练营推荐了叶圣陶的《怎样写作》,我是有些惊讶的。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对于叶圣陶先生,不可不知。他是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更是被称为“语言的艺术家”。他在语文教学和教育上的一丝不苟,在待人接物上的榜样性作用,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犹记得在大学时,语文教学课程论的那位博士教授,专门用了一节课来讲述叶圣陶老师的思想主张。所以,我更是记忆深刻。
002 写作,是一件“大事”
叶圣陶先生对于写作,有自己系统而独到的见解,他坚持文从字顺,主张简洁有力,还在修辞学、文学理论等方面大有造诣。写作于他而言,是不可马虎的“大事件”。
因此,读《怎样写作》,可以看到叶先生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从核心思想到片段计划,从体裁常识到遣词造句,该书都有所覆盖。
由于自己没有买到纸质的书,只能看到电子书,因此只是大体浏览了全书内容,细读的只有《写作论》的这一前言部分。因此,单就前一小部分内容而言,我最深的感悟,仅分享两点如下:
003 写作,一求“诚”
叶先生在书中有言:
作文上的求诚实含着以下的意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
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这让我反思自己,大部分时候在写作时都喜欢把自己“架高”,在辞藻上苛求,在思想和论述上点到为止,无法深入。若说“真实的、深厚的”,我可以说根本从未达到过;再顺“诚恳的、严肃的”,还稍微涉及些许。
再观察行动营中的每日最佳,大部分的文章都恰恰是以诚动人的。有些文章明白如话,却在思想之诚和取材之真上深深地令人触动。我想,这正是我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质的问题!
放过自己,放弃高架子,才能回归生活本真,钻入心灵和人性的深层。
004 写作,二求“顺”
接上面的“诚”继续思考,我更审视到自己平时的个人状态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度的不足,所以写文不顺畅。
正如叶先生所分析的:
我们只须自问,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在向着求充实的路上?如其是的,那就可以绝无顾虑,待写作的欲望兴起时,便大胆地、自信地写作。因为欲望的兴起这么自然,原料的来源这么真切,更不用有什么顾虑了。
没有正能量,写出的文字总不免一番低落气息;即使我刻意营造积极氛围,也是于事无补的。
生活很容易沦落到虚空之中,如果我的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关系,却要强求不知为知,逼自己输出积极的观点,说不了而偏要说,这不是自相矛盾,和自己过不去吗?这也是我有时在写打卡文章会感到很痛苦的原因啊。
欲求文从字顺,平时的关注点和积极调整,才是最重要的文思来源!
005 小结
写一篇圆满的文字,不是一蹴而就的。
叶圣陶先生的《怎样写作》,在初读的而今,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学会诚实面对自己的想法,学会接地气,写来源于生活的实诚之言;还要学会在平时积极调整自己,不放任,只有平时心绪“顺”,写文才能“顺”!
一诚一顺,且慢行。
以上。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