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的问题吗?

      王华的公公是在使用了依达拉奉右坎醇注射用浓溶液之后陷入昏迷的。那天是3月15号星期六下午1点用的药,护士将三支5毫升的针剂兑到100毫升溶液中进行点滴。据小叔子描述,公公在打上点滴不久就进入昏睡状态。  傍晚6点54分进行了第二次滴注,9点下了病危通知书。 畅哥听小叔子的电话,心神不宁,和王华一起赶到医院。王华看到公公已经上了监护仪,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都比较稳定,公公就像睡着一样,只是怎么都叫不醒。

        出了病房到护士台,正好碰到值班医生。畅哥询问昏迷是否与用药有关。一家人对用药提出强烈质疑,特别是婆婆,她是眼看着公公入院后的状态越来越好,已经在期待出院了。老人家无论如何不接受中午还坐着吃了20个馄饨的人怎么打上这个新药之后就“不行了呢!”值班大夫非常肯定地说这药不会有问题,已经用了好多年,各大医院都在用,并没有引发昏迷的病例。老人会陷入昏迷还是病程进展的原因。今天做的核磁检查右侧大血管有堵塞,比入院的时候重了。

        畅哥也十分怀疑用药的问题。这种药是自费药, 因为公公入院是在发病48小时后,属于陈旧性血栓,这种药就不能报销,全部自费,开了两天共12针。这天打了6针。畅哥说:“”还有6针,明天不要打了。”值班大夫说:“行,这药肯定没问题, 老太太也和我说了,坚持不让用,那咱就不用,等把剩余的退了。”

       剩余的药没有退,因为周天开药的大夫上班,坚持用药没问题,可以继续用。上午又打了三针。这期间公公始终是昏迷的。到了晚上打最后一个三针的时候,挂上点滴不久,畅哥发现监护仪上呼吸的频率在短时间内数次显示为0,叫来医生观察,医生也起疑,怀疑药的问题。于是撤药、冲管、换药,在这期间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没有再出现呼吸频率为0的状况。

     停掉依达拉奉的第二天早晨,周一,公公开口说话了:“这回死不了了!”但是仍旧没有睁眼,不能正常回应。王华中午下班后去医院探望,大声呼叫公公,公公闭着眼睛含糊不清地回话,很快又陷入昏睡。虽然如此,大家也看到了希望,至少是有回应了。

    大家更坚信是药有问题。

     王华和畅哥查了用药说明书,“[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推荐剂量为每次15mL(含依达拉奉30mg,右莰醇7.5mg),每日2次。使用时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连续治疗14天。应于发病后 48 小时内开始给药。”

     说明书中有数条 【注意事项]“1.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慎用。2.肝功能损害患者慎用。3.心脏疾病患者慎用。4.高龄患者慎用。5.因有使用本品成份之一依达拉奉,加重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而致死的病例,因此在本品给药过程中应进行多次肾功能检测,同时在给药结束后继续密切观察,出现肾功能下降的表现或少尿等症状的情况下,立即停止给药,进行适当处理。尤其是高龄患者,有报道,已有多例使用本品成份之一依达拉奉,死亡病例的报告(大部分都在80岁以上),应特别注意。”

      畅哥气愤不已。因公公心脏有房颤,81岁的老人,而且用药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任何检测和密切观察。在小叔子发现公公昏迷后曾去找过大夫,被告知是正常反应。晚上第二次用药后公公仍处于昏迷状态,小叔子又去找大夫,大夫来看了看,便给下了病危通知书。说好的第二天停药,却被仍旧滴注,直到畅哥发现监护仪上呼吸频次不正常,把大夫叫到监护仪前观察,才最终停药。

      周一上午近下班时间,主治大夫发现公公的药盒里还有3支药没有用,告知畅哥剩下的药可以退,安排给当班医生办理。下午退药时医生打开电脑查验后让王华去打印了发票,发票有两张,一张8支的,一张4支的。医生在发票上标注退药字样。畅哥心中疑惑,觉得打了4次,每次3支,一共12支都用过了,只是最后3支没打完就撤下了了,怎么还会剩3支?遂到护士站查每次用药时间。护士查了电脑后发现确实打了4次,分别是15号下午1点20,晚上6点54,9点病危通知。16日上午9点24,晚上7点32。

     王华一算,第一次和第二次用药之间间隔不足6小时,到第三次用药,20小时内用了一天半的量。   畅哥更加气愤,对王华说:如果她爷爷有个三长两短,我肯定要投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