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林裏,從此煩惱生。
林裏是一座花園別墅式養生園,建設在這座城市最大的植物園和動物園隔壁, 林裏園內植被茂密,樹木成森林,黃色的瑪格麗特花海盛開在道路兩邊,如果不是入園道路兩邊的廣告牌提醒,恍如走進了某個原始大森林。
那天朋友發了張圖片,是她戴著草帽,在林裏自家院子裡勞動的圖片,背景是白牆青瓦的徽派建築,簡潔大方,寧靜空曠。
原本渴望田園生活的我,對有院子的房子完全沒有抵抗力,更何況還是植物園裡的洋房別墅,那不是適合在深山老林裡隱居的好地方嗎?
迅速讓她微信定位給我,我獨自一人就駕車前往她的森林之家...林裏。
導航顯示距離林裏42公里,需要時間50分鐘,路上堵車,到達後的兜兜轉轉,我和她匯合時,時間已經過去了1個半小時了,也許第一次去,陌生的緣故。
既然是森林,就不可能距離繁華都市很近。
朋友說開發商有承諾,今年底另外一條主幹道打通後,從市裡開車過去不超過20分鐘。未來輕軌建設好後,附近植物園動物園都有站點。等業戶入住率高點,養生園每天會有定點的班車循環來回市裡,漸漸地會越來越方便和成熟。
進入林裏的車輛要收取證件,行駛證或駕駛證或身份證均可,園子裡到處都有攝像頭和紅外線,保安夜晚1小時巡邏一次,養生園的安全意識是很嚴格的。
順著林裏開滿黃色瑪格麗特鮮花的林間小道,蜿蜒曲折盤旋,路上,不時地看到園林工人在整理樹木花草,還有施工的大卡車路過,在園內緊張地備建著2期別墅,未來的溫泉小鎮要排到3期以後了,雖然遙遠,但也令人暖融憧憬。
曲徑通幽地跟著朋友來到她家正門,抬眼處門楣上方兩個大字,抱樸,暗紅色背景,暗金色字體。左鄰右舍也有各種不同的主題門楣,依次看來分別是东篱,采菊,悠然,守拙,荷香,树蕙。
踏了3個台階上去,是兩扇大紅漆木頭門,入戶後,有一面小牆壁暫時隱蔽了院內的景色,風水學講的是留財嗎?
緩走兩步後,便覺得眼前一亮,開闊明朗的各家小院子,剛種下的小樹矗立在公共院落中間,腳下的院牆邊,是各種不同的小植物,或綠色或紅色,或盛開或結果,茂盛又熱烈。
一個院子裡有4棟聯排別墅,可單居8戶人家,即使2樓的業主也有單獨的樓梯,直通自家小院子,有點北京小四合院的意思,到底是中式風格的建築,沒有脫離中國主題的養生園。
朋友買的是個一樓的小戶型聯排別墅,90平方的兩室兩廳一衛,外送一個60坪的院子➕兩個臥室的陽台➕廚房餐廳兩個小天井。總價不足60W,她期房時買的便宜,如今相同的格局要86W了。冬天的地暖燃燒天然氣,每家分戶控制,按使用量計費。
穿過公共院落還有後門,她家的門外是個小湖,湖內荷花睡蓮已競相綻放,菖蒲也鬱鬱蔥蔥,湖邊周圍各種石頭廳台都別出心裁。聽說每家的後門都有不同景色。
朋友把小院子用防腐木鋪面,院子角落種兩棵樹,周圍留出一圈土地種花養菜,小巧又實用,院牆矮矮的一半,隱蔽又敞亮。
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透過偌大的落地窗戶,院子內的景色盡收眼底,通透又舒暢。在這樣的環境裡,舒心的下午茶時間一定是極輕鬆寧靜的吧。
兩間臥室都在南面,兩個寬大的陽台相通,封起來的玻璃房裡,或做書房,或做洗衣間,都不尷尬。

廚房雖小改造了贈送的天井後,卻放得下雙開門的冰箱。
餐廳加入天井後面積後,擺上大餐桌,8人就餐都是小意思啦。
洗手間內的拐角處,一扇玻璃門瞬間就把兩堵牆壁變成了封閉式浴房,不僅僅節約了裝修成本,私密性又超級強。
洗手間和小臥室之間還有一個衣帽間,小小的,卻很貼心方便。
朋友在客廳裡泡好茶了,茶香四溢,自家水龍頭裡流出來的地下水,是養生園裡耗費巨資穿透地下幾百米,從厚厚的岩石層裡汲取上來的礦泉水,屬於當地的百脈泉水系,口感柔軟甘甜,零污染。
可惜是個沒有陽光的日子,但林裏已讓我心水不止,荒草遍布了。
喝了這杯茶,你帶我去售樓處吧!我對朋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