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颠覆者的自我颠覆

Netflix颠覆者的自我颠覆
思维导图

我之所以很喜欢Netflix,是因为它本身20年短短的历程就非常传奇,也蕴含了很多商业道理。其中特别值得一讲的,就是Netflix从2007年到2012年这一段时间自己对自己的颠覆。

换句话说,Netflix不但在创业初期颠覆了百视通这个之前的霸主,而且在自己逐渐成为霸主之后,在行业大风向有所变化的时候,自己坚决地把自己也颠覆了,这才有如今Netflix的辉煌。

那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先来说说当时的行业大背景。大概在2006-2007年期间,美国互联网界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美国家庭的宽带普及率比前几年翻了一倍还多。当时拥有宽带的美国家庭数量超过了一亿,尤其是中产阶级的美国家庭的宽带覆盖率更高。另外还有一件事,在2005年的时候,Youtube横空出世。它于2005年2月注册成立,到了2006年11月就被谷歌公司以16.5亿美金收购。

可以说,技术上的成熟,加上Youtube迅速、巨大的成功,让人们一下意识到,在网上收看视频内容的时代真的来了。这就是我们后来所称的"流媒体"时代。

这个时候,DVD租赁行业的领头公司Netflix当然也感受到了行业即将变革的大趋势。你看,商业就是这么有趣,在这个历史节点上,Netflix好像变成了当年的百视通,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曾经的颠覆者Netflix当然知道,与其让别人来革我的命,还不如自己先动手。

Netflix

三步自我革命

面对这次行业变革,Netflix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是,Netflix推出了一个新的服务;会员可以在电脑上直接在线观看电影电视剧等等内容,不需要订购DVD了。不过,他们一开始上线的,是版权价格比较低的老电影和老电视节目,直接免费提供给会员。于是Netflix在成本没有太大增加的情况下,让用户可以每月花10美金享受"DVD租赁+流媒体"两项服务。

这种策略比较温和,不影响DVD租赁业务的增长,也能吸引一部分对在线视频感兴趣的客户。实际上,从2008-2011年这几年,Netflix的DVD租赁业务仍然有30%的增长,其实增速一点也不慢。

去哪儿前CEO庄辰超提到过一个理念,就是创业者要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把自己做的事情、做的业务向上抽象一个层次。也就是,你到底在干一件什么事儿?到底满足的是哪个人类非常基本的需求?满足这个需求你还能找到其他哪些方案?

就像"住酒店"并不是一个本质的需求,而"在外面的时候有地方住"才是。所以没能这么想问题的大型酒店集团,是做不出Airbnb这样的公司的。

回到我们的主角Netflix,其实它的创始人哈斯廷斯思路非常清楚。他知道,不管是录像带,还是DVD或者是在线视频的观看,Netflix做的都是一个业务—视频内容点播。也就是,用户的需求是看到各种好的视频内容,而不会在意内容具体的载体是什么。所以,Netflix才敢于开始自己革自己的命。

Netflix

2011年,温和的Netflix走出了激进的第二步。在那年的7月份,Netflix把原来10美金的DVD+流媒体打包服务,拆分成了每个单项服务收费8美金。当时非常多的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觉得就是变相提价了60%。

其实从当时整个市场看,Netflix1,6美金的打包服务费比起其他视频内容供应商,比如HBO或者ESPN还是要便宜的。而且六美金的提价其实算不上多,都买不了两杯星巴克的咖啡。但用户的心理总是很难琢磨,加上这次单方面提价过于简单粗暴,也没和用户事先沟通或者商量,所以新的价格政策一宣布,反对的声浪极大,到了九月底公司就流失了80万用户——而之前Netflix增长的势头是每个季度100万。

于是在华尔街的眼里,Netflix突然从一个高成长的明星企业,成为了一个业务突然停滞,不确定性非常大的公司。你知道投资人都是很不喜欢不确定性的。结果从宣布提价的2011年7月份到那年的年底,不到半年时间里,Netflix的股票从接近300美金,一路跌到了70美金左右,跌幅接近80%。非常恐怖。

另外,除了股价大跌以外。Netflix还面临另外一个挑战。

从DVD租赁业务转变为线上流媒体的业务,看起来只是内容的存储介质的变化,但实际上Netflix触动了别人的蛋糕。因为,以前的大影视公司、内容产出商等等,它们和Netflix是上下游的关系。Netflix可以帮他们卖DVD,带来更多的销售额,影视公司当然是非常欢迎的。而一旦Netflix自己开始播放内容,这些大影视公司的DVD等等一系列服务的销售就会受到影响。

于是,这些内容提供商开始纷纷涨价,把自己给Netflx的授权费大幅提高。比如在2008年,Netflix和一家叫Starz的付费电视公司有个协议∶Netflix每年支付三千万美金的版权费,就能让自己的用户收看Starz上面大量索尼、迪士尼出品的电影。结果协议2011年到期的时候,Starz把授权费直接涨到了三亿美金。

我们可以阶段性地总结一下。关于企业的转型,不管是之前的英特尔、苹果,还是最近的百视通,你会发现转型确实是非常难的。对于Netflix来说,现在当然是如日中天,坐拥接近一亿的付费订阅用户,但回到2011年的时候,它股价大跌八成、用户数量每个月都在损失,还被行业其他玩家挤压,情况是非常艰难的。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当时百视通的愚蠢,应该去理解,很多时候企业转型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事。当然这时候,Netflix走出了它自我颠覆的第三步。这一步并不是什么神奇的绝招,就是两个字;坚持。

Netflix

比较幸运的是,Netflix这种壮士断腕式的改革,并没有等得太久就迎来了春天。虽然公司在2011年到达了最低谷,但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的业绩就出现了好转。到了2012年的第四季度,Netflix流媒体的用户增长数量为205万,而DVD租赁业务单季度取消的用户数是38万。从2007年到2012年,公司的流媒体用户数终于到了2500万,而DVD租赁的用户只有800万左右了,这标志着公司在业务上的转型已经成功。

也就在这个时段,Netflx的股价也开始腾飞。因为投资者们发现,流媒体业务的最大好处就是公司彻底不需要给内容以实体载体了——之前DVD的时代,每增加一个客户,寄送的成本以及人力的成本都要增加不少;但对于在线视频来说,100万人看和200万人看却没有什么显著成本的增加。这就是经济学里我们常说的边际成本的概念。当然华尔街也是最喜欢这种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的公司的。

就这样,依靠着自我颠覆的这三步走,Netflix度过了自己转型最危机的时刻,迎来了从2012年到如今的辉煌。现在看来,这次决策也是非常正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