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如何读,为什么读?(名家文学讲坛)
作者: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黄灿然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ISBN:9787544708227
- DS
莎士比亚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人文主义关怀:崇尚人的价值与尊严
莎士比亚的作品深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髓。
他通过笔下的人物,强烈肯定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赞美人类的理性与创造力(例如《哈姆雷特》中“人类是万物的精华”的著名独白),强调个体价值与尊严。他关注现世生活、人的情感与欲望,主张冲破封建束缚,追求自由平等与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的桎梏。
其作品聚焦于人的本性、欲望、挣扎与成长,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内在光辉。
二、人道主义内核:揭示人性矛盾与追求善美
莎士比亚的全部创作植根于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深刻揭示了人性中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理性与激情的永恒矛盾与冲突。在其戏剧世界中,无论喜剧、悲剧还是传奇剧,都贯穿着对真诚、善良、美好人性与希望的执着追求。即使在其揭露社会黑暗与人性弱点的悲剧和中期作品中,也闪烁着对人性救赎的深切期盼。他的喜剧更是洋溢着浪漫色彩,描绘青春、爱情与智慧如何克服困境,最终迎来光明与和解,投射出对人性本善和美好未来的乐观信念。
三、乐观坚韧的生命力与救赎希望
莎士比亚精神洋溢着强大的生命能量和对救赎的坚信。
其创作阶段虽风格多变(早期明朗乐观,中期阴郁悲愤,晚期浪漫救赎),但始终贯穿着一种超越困境的生命韧性和对光明的向往。他笔下的人物常在命运的捉弄下经历磨难,却能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或在悲剧中升华,或在喜剧中迎来“柳暗花明”,或在传奇剧中实现宽恕与和解,体现了对人性自我更新、获得救赎能力的深刻信任和对生命永恒价值的颂扬。
总结来说,莎士比亚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根基,通过对人性深刻而复杂的剖析(涵盖其崇高与卑微),始终不渝地颂扬人的价值尊严、追求真善美的人道理想,并展现出对生命韧性、光明希望与终极救赎的永恒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