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参加了六合公益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和一百多个教师分享了下这几年做农村教师的课程实践。互动交流环节,有个老师问我,是不是在农村初中教书,压力小,你才能这么教书呢?
我记得当时这么回答:我一直教的是普通班,每次考试都要排名比较、开会分析,我不可能摆脱分数排名的压力,哪有这样的学校呢?
我教书十五年,初三教了六年。25岁到31岁的六年,我呆在一个以升学成绩闻名当地班级分数排名甚至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民办初中,一半的时间都是呆在初三。显摆自己是一个应试能力被验证过的教师,再来谈谈我对当下语文应试流行套路的一些想法,说服力也许会好点。
2008年,我在民办中学第二次教初三毕业班,在临近中考的五月,有个历史老师和我半认真半打趣:我让xx默写,她说先要重默语文,你不好惹。六月中考成绩出来,我有个班级是年级第一。说自己不得意那是矫情,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回想历史老师的话,突然觉得这种分数的取得,这样的应试成绩又有什么太大意义呢?虽然那时我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电影课程实践,但面对应试,我本质上还是给学生施加压力制造恐惧,让他们背诵默写加刷题。但这是学习吗?动物园的猴子在鞭打的恐惧下,还能认字,可没人觉得那是学习。我不想再这么教下去。
这几年,苏州语文中考有了很大的转变,除了背诵默写,课本内容的考察不过三四分而已,就连名著考察据说也要转向理解而非记忆。有意思的是,我这几年在农村中学一直在探索和实践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但学生的语文中考分数却足以让组织放心。有个叫代俊州的娃儿,初二转过来,第一次语文130的总分试卷只有40分,但两年下来,今年中考拿了74分。(我又吹嘘自己了,没办法,摆事实才能有说服力啊。见谅见谅)
今年中考结束,我和一个办公室的女老师说过,挺后悔让学生花了2个多月时间做语文模拟试卷,我们评讲得死去活来,给他们归纳整理归纳答题套路的时间不够。感觉学生的应试能力没什么变化。下一届学生,看书看电影的时间要多一个月,只做一个多月的模拟卷,然后把答案发给他们,学生总结归纳整理应试套路去。
总有家长和同行以为,语文的应试套路和数理化一样,靠着大量的重复的刷题和做卷可以提升。可最吊诡的是,学生刷了大量的阅读题做了一张又一张的卷,然并卵,到下一张,还是不会。你以为你是帮孩子应试,其实是在摧毁他们对这门学科的信心。
无论语文试题和考察方向有多么糟糕,但学生都必须和出题者还有文本作者对话,对话的基础是学生可以理解、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方能有信息筛选和观点的判断。而下一张试卷,命题者的意图、文章作者的观点都在变化。你总不能以相同的套路去回答鲁迅和胡兰成的感情各是吧?可现在语文应试套路,不过是把语文考试看做一个恒定不变的内容考察,以为不变的答题套路和技巧的讲解,就能应付。下一张,学生当然会蒙圈。
就连理科老师都会强调方法和思想,方能应对题目的变化。语文应试怎么会天真到把套路和技巧当做应试的法宝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成年人没有办法也不想辛苦让孩子提升感受力理解力,但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总得找个东西替代下,有没有用就不管了。
作文要有细节,可什么是细节呢,怎么让学生写细节呢?作文要有漂亮的比喻句,可怎么写漂亮的比喻句呢?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可怎么让孩子敏锐与思考呢?学生可以把古诗文的每一个字的意思都写在课本上,可古诗文的韵律与情感,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体味吗?把一堆应试催生的概念强加给学生,然后又说不出所以然,任由学生自己挣扎。这种套路还真是高深莫测啊。
一列火车如果它开向悬崖,首先要做的是改变它的方向,而不是减速。同样,现在不是讨论语文应试套路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方向的问题。
成年人能做的就是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思考、探究发现,愿意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哪怕最为枯燥的应试内容,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体验,而不是填鸭一样的灌输,因为切断了生命体验的教学,已经不是学习,所以也不会带来太大的提升。语文的应试分数的提升,是阅读和思考的提升、感受和体验敏锐之后的必然产物。
我也让学生做题,也会讲应试套路和技巧,但成年人以为这就是语文应试全部套路和精髓所在,我觉得哪怕浪费孩子的生命,也请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把这些时间花在数理化刷题上吧。因为在一件方向不对只会给人带来巨大失望与痛苦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实在没有必要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