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 excal学习掌握:重点了解各种函数包括但不限于 sum,count,sumif,countif,if,left/rigth,时间转换
掌握vlookup和数据透视表足够,最具性价比的两个技巧
学会数据透视表,SQL中的group,Python中的pivot_table也是同理
附加学习任务: - 了解单元格格式,后期的数据类型包括各种:timestamp,data,string,int,bigint,char,factor,float等
- 了解数组:以及怎么用,Python和R也会涉及到list
- 了解函数和参数:进阶编程型的数据分析时,会让你更快的掌握
- 了解中文编码:utf-8,ASCLL,包括CSV的delimiter等
第二周:
了解常用的图表:
其次掌握BL(微软),最后学习可视化和信息图制作。
第三周:分析思维的训练
学理论知识,数据分析师首先要有结构化的思维,金字塔思维思维导图师必备的工具
之后了解SMART、5W2H、SWOT、4P理论、六大思考帽等框架。
第四周:数据库的学习
进一步学习:row_number,substr,convert,contect等
第五周:统计知识学习
掌握:描述性统计包括均值、中位数(位于中间的数),标准差、方差、概率、假设检验、显著性,总体和抽样
第六周:业务知识(用户行为、产品、运营)
第七周:Python和R学习(学单个就行)
- R要掌握的:了解数据结构(matrix,array,data,frame,list等)、读取数据,图形绘制(ggplot2),数据操作,统计函数(mean,median,sd,var,scale等)
R语言的开发环境建议用RStudio - 学习python有很多分枝,我们专注数据分析这块,需要了解调用包、函数、数据类型(list,tuple,dict),条件判断,迭代等,Numpy和Pandas在有精力的情况下设计
少走弯路:如果你想系统的学习,那就建议选择系统的渠道,一般来说,一本书比公众号的文章系统性强,一本某个领域的经典教材要比很多快销书系统性强,一个系统课程要比一次一小时的分享系统系强,既然你是这个领域的新手,就不要指望自己能把散落的信息整合成系统,那是高手要做的事情,要想系统地学习,那就踏踏实实地拿出几个月的时间来,看5本这个领域经典的数,选一门课程,或者跟着一个系统学习过的老师把这个领域的骨架摸清楚。你又不比别人聪明几倍,却想用几分之一的是时间,就掌握人家花了好长时间才了硬功夫,系统掌握的知识,怎么可能?先接受一个已经存在的系统,再在上面修修改改,对于新手是最合适的方案
中33总结:1.最好有人带指导;2.认识大数据这块的人;3.系统的学习,要几个月,扎扎实实看书。
发现并不懒惰的我最后却一个谋生的技能都没有的原因:就是想在妄想自己能走捷径,从来没有想过接受已经存在的一个系统,可能是学习最快的方法了。这可能是我从下看**做事的行为的有关,下次切记:接受已有的系统,可能是最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