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谈及独处,首先想到的是“慎独”:在独自一人时,能够做到谨慎不苟。而周国平先生所言寂寞状态有三,余诚不属其一,然念余之独处,亦未及三。松哥之前引用过“人不知而不愠”,当时迷惘,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解渐深。旁人怎会知晓我等内心世界之丰富?又何须将自己之求索分享于自以为是者而博得一赞?不如独自面对自己的灵魂,予其生长的必要空间,及高山流水,而柔声倾诉。
在古都西安求学,难免游历一番,我对大雁塔甚是偏爱。漫步于斯,遥想昔日才子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飞扬神采,于些微商业化间觅得须臾宁静,也算一大乐事。若问我独自出游的好处,其一必是免于走马观花式拍照党的搅兴。试想,面对碑帖,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书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正欲品味二三,同行者早已嬉笑间扫完全貌,叫你奔向下一个轮回,何等的煞风景?
低质量的社交真不如高质量的独处,得一志趣相投者何其难也!夜深人静时,与其“寂寞空虚冷”,不如“读书练字学”,享受孤独,享受独处的时光,因为这是我们与上帝对话,滋润自己贫乏的内心之时。相信,优秀的彼此,只是缺少一个相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