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今天是齐帆齐老师讲的第2堂课,主要内容集中在素材收集和凝练语言两方面。
这两方面的精进对于你的写作能否保持持久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讲,可谓正当时。
首先,素材收集。
众所周知,写作,无论你是写自媒体文,还是小说散文,素材的收集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那如何收集素材?或者说收集什么素材?
这里我引用齐帆齐老师给出的有关秦牧如何收集素材的例子。
著名散文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装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装间接材料的仓库,即从书籍和资料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以我的理解,写作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观察生活。
有人会说生活怎么观察,生活不就是那样吗?吃饭、上班、下班、睡觉……周而复始,一成不变,无趣之极。
对,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乏味”,但你想成为作家,就得比这大部分人多一样东西:想象力。
《还珠格格》想必大家都听过吧,当时这部电视剧一播出来,瞬间火遍大江南北,就是现在都还有人去看,可谓是现象级的存在,可是你知道这部电视剧琼瑶最初创作的灵感是什么?据琼瑶回忆说,就是当初去北京旅游时偶然看到公主坟才构思出后来的《还珠格格》。
一次旅游,一方公主坟,成就后来的现象级电视剧!
如果是我们也去北京旅游,也看到那块公主坟,请问我们能想到什么?
恐怕就是看过而已,不会有任何想法。
这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想象力!
想成为作家,就要拥有将一副图片、一段话、一个想法,进行扩展联想加想象的能力。
齐帆齐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几个思路:平时看到一副图片,或者从楼上飘下来一块布,去进行合理想象,看能不能构思出一段话,或者一个小故事,久而久之,别说简书的日更素材,对小说创作都大有裨益。
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也不例外,多观察、多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
素材的第二个来源是:大量阅读
这没什么好说的,想写作,必须得多读书,好在现代社会读书渠道多,电脑、手机,只要你想看随时都可以看,或者怕伤眼睛,也可以选择听书;若说没有大段空闲时间,可以把走路、吃饭、坐车一切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
只要你想学、想看,总能挤出时间。
其余的推脱都是借口!
没有痛苦,哪来的收获,不要只眼红别人的成功,却忽略别人背后付出的努力。
就连齐帆齐老师,能从零基础走到如今的大咖,字里行间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素材的第三个来源:收集方言
中国地大物博,方言众多,有些地方的方言掌握好了,能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过建议从你想写文章的主题出发,有目的去收集会更有针对性。
好了,以上是素材的来源,其实从我的职业出发,我觉得每天的新闻报道也是一个不错的信息来源,如果有心,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相信会对写自媒体文有很大帮助。
素材收集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齐帆齐老师建议大家对收集来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查找。
至于怎么分类,端看你想写哪类文章,齐帆齐老师给出了一个模板,譬如可以分成名人名言、哲理金句……大家可以此为参考,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这里推荐给大家一个我用过的APP笔神写作,它比其他好用的一点是建立了自己的素材库后,写作时遇到相关类金句会自动推荐,或者你也可以自己搜索直接引用,这样就不必你只是脑子里有个印象还需要再回头去查找,会节省不少时间。
关于凝练语言,齐帆齐老师给出了二个小诀窍:
①要想文字精炼,就砍掉句子里不必要的形容词,并且以动词支撑起整个句子。
这里有个例子很能说明动词的妙用: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节选自《口技》)仔细品品,一连串动词用下来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②写完一句话之后,想想能不能把其中的连词和“的”去掉,重新调整一下句子。
当然上面的小诀窍都是“治标不治本”,真正想让写作语言提升一个档次,还得是多读书,读好书,最好是读中外经典名著。
齐帆齐老师也在课上推荐了几本,诸如菜根谭、古文观止等,看书名就知道,这类书不好读,没有极大的耐心和恒心,真的很难读进去,不过没办法,谁叫我们选了写作这条路,还能放弃咋地,咬着牙读呗!
齐帆齐第2期28天写作营 第5篇 1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