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前,脑海中想过很多第一篇的主题,因为是第一篇,总觉得应该有些隆重的仪式感,内容上也应该是积极正向的,可以是休闲自在的出游经历,可以是刻骨铭心的三年工作经历,亦或是感人的小事。但这些想法都在听到Anthony Bourdain在法国录制No Reservation and Parts Unknown节目时,在酒店自杀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Anthony Bourdain:
社会给他很多的标签,美食家、探索者、周游世界,但我更愿用从未见过面的老朋友来看待他。在他的instagram上,他定义自己为Enthusiast热情者,是的,他在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自己的生命,或前半生的自残来报复自己的无能,或后来蜕掉了叛逆、沉淀了灵魂的不羁后,通过录制世界各地美食节目的方式向世界传播着探索的意义,充满着人格魅力,尽自己所能做着对世界的贡献。
对他的印象总是从开着军用摩托车在沙漠上狂飙,或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肤色的人把酒言欢开始。他用美食开启了和陌生人的聊天,跨越地域限制,在饭桌上仿佛世界是一体,可以无话不谈。他曾邀请奥巴马在越南的一家小饭馆里共进越南粉,问奥巴马:“你对特朗普上台后最大的担心是什么?”;也曾在日本的烧鸟店,问对面一男一女SM大师的心态是如何的;也曾在巴以冲突最严重的一个小镇子里对着镜头说:“我接下来要去小镇本地独裁者的家里吃饭,能联系到他我很幸运,但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要非常小心我的语言,不然我们整个拍摄组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但我有很多问题想问他,例如‘你难道不担心人们会造反么?’”。
这是初识荧屏上的他:无惧、聪颖、热心。
冒着生命危险让更多人看到外面的世界,在纪录片中发出最真实犀利的声音,帮助“不要浪费食物”的组织宣传。他用自己的话语权在改变着什么。但他的前半生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曾是一名厨师,70年代的美国后厨是一个可以边做饭边酗酒、随时粗口爆群架,普通餐厅甚至可以肆意吸毒做爱。那时的他,是一个瘾君子、偷东西、大声嚷嚷,头发长,有纹身又脏,基本上就是马路上见而远之的那类人。然而《纽约客》的作者看到他在网上随意刊登的一篇揭露厨师行业肮脏内幕的文章《吃饭前不要读这篇文章》,给了他一个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有理想的机会,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哈哈!
他的人生,荡气回肠!
而现在,他已经去了世界的另一端。不去猜测他的死因,因为我不是他,永远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在那篇成名作里,他曾写过,“当我死的时候,我不会后悔自己曾错失过什么,我的悔恨可能更多的是这个世界上每一天有多少人在被伤害,有多少利益被贪婪在瓜分。”
我想,对他最好的悼念,便是像他一样,带着好奇和开放的心态,去探索,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对公司、家庭、世界做点什么,留下些什么,无悔于这一遭。
杨雯: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菇凉,因工作出差机会来到广东已有两个月,在假期和周末能有机会去广东各地转转看看,广州、江门、香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发现我好像更喜欢也更适合这里的饮食,清淡、新鲜、细腻、甜滋滋,每道菜讲究个功效,整桌菜讲究一个搭配,有一个广东胃。
有着充沛雨水和肥沃土壤的岭南地区,漫长的海岸线和茂密的森林让这片土地一年四季瓜果飘香,鱼肥稻美。
堂食系列:初来乍到,食堂是此次认知广东美食之旅的开始。清炒青菜、蒸肉和一碗带薏米除湿的汤是常见的做法,食量不大,酱料不多,不油腻。也是有效控制食量的好方法呢……哈哈,真的吃不饱。。。
卤味系列:烧肉烧鸭皮脆肉嫩;叉烧肥瘦相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广州的“丽的面家”,她家的叉烧用白盘端呈,盘底用蜡烛保温,盘中肥瘦相间、色泽动人的叉烧切成块状,时刻保持温润的口感。
汤系列:餐前一汤,疏通肠胃。排骨、鸡肉、猪肺配椰子、苦瓜、芋头,外加薏米枸杞等,口感清爽。印象最深的一餐是在佛山吃椰子鸡汤,清香甜爽的火锅!
甜水系列:正餐之余,广东与甜水也紧密相连,做法很讲究。经常把药材、豆类和糖放在一起炖煮,对于湿热的广东而言,经常以清热解暑功效为主。例如新鲜的姜汁撞水牛奶->奶香味十足;放入陈皮和黄糖的绿豆沙、红豆沙->细不腻,还有芝麻汤圆,光这几个名字就足够让人口齿留香,垂涎欲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认识的广东人不多,但从接触的佛山客户来看,他们都很务实、精明,对乙方交付物不重形式而重内容,更在乎落地、可实操性;同时也一定要物超所值,尽可能从乙方处获得更多的经验。
提起佛山,想必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武术之乡。咏春拳的开宗立派人叶问正是广东佛山人,在香港学习深造后创办的拳馆也正是李小龙学拳之所。在祖庙看了习武之人的舞狮表演后,为男性力量的霸气和帅气所震撼,壮哉美哉。
再回看所接触的客户,好像女性大多温文尔雅,男性大多大义凛然,阴阳和谐相处,向往之。
珠三角之旅未完待续…….
谨以此篇纪念Anthony.
Bon Appe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