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始寻求该如何学习,怎样提高学习能力的答案时,常常会发现这本书被很多人推荐,却因时间管理类的切入点不是那么对口而一次次的错过,最近是因为一书在手的便利,终于拿了起来,才发现学习好这本书,正是学习的出发点,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就是“学习”。
别人告诉你有梦想,要勤奋,能坚持就能成功,貌似简单却容易被忽略,因为这些公认的道理腻歪了太多次,成了喊口号,没有能够说服你。而这本书却让人特别的受用,也许是因为诉说的口吻,像个老朋友跟你促膝长谈,即便指出的是你的缺点和软肋,但很真切。
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中一些概念性的基本认知,深刻一下子。
1.所谓智力就是记忆力。人类这个群体中只有少数人极具天赋与创造力,作为大部分的你、我、他,想要分个高低,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做到博闻强识已经够享得这点优越感了。
2.心智是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最终体现在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上,借此衡量之后在生活中作出选择。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象、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包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抽象推理;可发展、可培养、可重建;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3.“兴趣”?99%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没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做好。所谓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事,仅仅是因为还没开始做,还没有在那件事上遭受挫折,还没有证明做不好。“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4.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耐心是成功的核心因素。缺乏耐心是懒惰、短视、草率、肤浅、成见与偏见造成的。尝试先放在一边,没多久不耐烦的感觉消失了,再冷静想想,耐心的一点一点投入,会发现过去的自己太肤浅、太粗暴。能够耐心的重复枯燥是一种能力,我见过天生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是某种偏执的表现,用在学习上成了不费吹灰之力的自然基点,基本无需经过挣扎,学习区同时又是舒适区,真让人羡慕。学习的进程总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许久过后,所谓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
5.运气确实存在,有好坏之分,概率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欲望。所谓我们能体会的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如果肯坦然面对真实的自我,最终会发现你今天面临的所有尴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责任。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意外不是因为运气差,而是考虑不周全。
6.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与感觉中的自己无法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差异之间非常大的负值形成了自卑。自卑不是缺点,该自卑时自卑,正常。就像懒惰作为人的通病,无需妄自菲薄,也不可狂妄自大。
7.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失败往往是显然而确定的,而且身边的失败者一定多于成功者的数量,有更多的观察机会。
8.打造自己等于打造人脉: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地人脉。人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拥有的资源。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会破门而入。所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意想不到的方向。从“索取者”到“乐于助人”的角色,公平交换的关系,不会被人讨厌,反而会获得意外得帮助。沟通成本几近于零,交流收益相对无穷放大。
接下来说说方法。书中强调的是自我控制,开启心智,通过自我训练而习得,撇开了困扰因素,出身、智力、人脉、运气等,顿时觉得,此时此刻,一切为时未晚。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
1.控制大脑:大脑非常活跃,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注意力不停的反被操控。如果被大脑掌控了你,那么“你”就不完整。
(1)推迟满足感:这种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需要挣扎和锻炼,表现为更有耐心,不动声色地承受更多打击和挫折,轻松坦然地面对更多威逼和利诱。
(2)控制“希望欲望马上获得满足”的天性:仔细审视自己在哪方面这种天性尤为强烈,挑出一个最重要的,写在随时可看到的地方,不断提醒自己控制。
(3)控制情绪:不必过分害怕痛苦,因为大脑有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面临尴尬时,记录下来,定期回顾,今后有进步就会有成就感;或是尽量弱化痛苦,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你面临的所有尴尬,最终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你自己造成的,所以没必要找借口抱怨,抱怨本身不会改变任何事实。
2.开启自己的心智,把抽象的目标赋予实际的意义,等于重生。
(1)通过“体验”获得知识,比“体验”更高级一点的就是“试错”,在此基础上,更“聪明”的方式是“观察”、“阅读”,“正确的思考”,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
(2)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基础,依赖长期培养的甄别能力;搜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写作能力,写出简捷、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最终转化为真正学习的根本。
(3)正确对待老师,不要因为讨厌老师而拒绝学习,抑或过分依赖老师,用自己的学习结果来衡量老师往往不正确。
(4)学会考试,热爱考试,这是达到你要的幸福的通行证,很少考试考验的是你的智商,而是看谁准备的更充分。
3.精确感知时间:本子、笔随身携带,以分钟为单位,简单的记事日记,不记感受感想,只记录时间本身。柳比歇夫的“时间-时间日志”(时间账本)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更为详尽。好处是遇到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调整对时间的感觉,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战胜“时间越来越快”的焦虑。
(1)如实记录,弄清楚自己的时间用来干什么了?
(2)制定时间预算:开始一天活动之前,花费15分钟至30分钟仔细制作当天时间预算,罗列事项,估算完成时间;任务太多需作出选择,可标上权重值1-3(不重要、一般、重要);标注后重新审视,根据任务的完成是否对目标达成确实有益来区分真的和显得重要。
(3)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列表一旦开始坚持执行到底,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中途更改,否则会发现“有必要”不停的更改,会导致整个任务永远无法完成。应当启用另一个新列表“下一阶段任务列表”来记录,然后回到当前任务列表。
(4)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提前给任务列表中的每一个项目制定检查列表,否则在执行下一个项目时,发现遗漏而中断不得不退回补充,导致时间大量的浪费。检查项目不超过七个时,在大脑中进行,相对复杂的勾画核对列表。
4.笔记:学东西,就要好好学,不能只学样不学本。经常整理输入大脑的信息,尽量有序排列。记笔记是事情发生之后回来必须补上的功课。笔记的好处在于使自己保持参与状态;提供一个完整的扑捉灵感、疑惑的机制;用来与其他参与者沟通、讨论正确的信息。书中提到了李敖的“分尸”读书法,将书大卸八块,选择需要的裁剪后,分类整理,待到用时特别方便,挺过瘾的。
笔记页面区域可划分为:提示栏,做笔记时保持空白,过后简化笔记使之成为简明提示以供日后记忆,回顾和消化(思考)之用;笔记内容栏,尽可能完整而全面地记录;概要区栏,用一个或二个句子总结你的每页笔记,可用符号借助简化书写。
5.计划:计划成功的前提是目标现实可行。使用一年作为最长期限,越短目标越清晰,越容易实现。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计划很简单,或是处于初始状态下,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地计划时,可以不做计划。
6.效率:不可能总是百分百的有效率。如果有100分,按照黄金分割定律61.8分是恰好的。选择一件虽然不喜欢但最重要的事,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内,每天至少专注于这件事2小时,再尝试3小时、4小时。时间分割法:120分钟,分解成6块,20分钟为基本时间单位,每个时间单位过后,休息5分钟,休息中的最后一分钟重新振作,尝试恢复状态,进入下一个基本时间单位。一段时间后,无论是否有趣,都能够比较自如的关注,分割时间的方法就没必要了。
效率低下的根源:回避困难。看上去很忙,但效率低,是因为只做简单的,回避有难度的工,借口是太枯燥,无兴趣。解决的方法是合理分配,简单的迅速做完,节约出时间来处理困难的。必须控制逃避倾向,否则再多时间管理技巧都是无用。
克服拖拉是最有效方法: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奖励和惩罚。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唯一起点。挫折教育。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实际上只不过因为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对策是: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种种技能;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相对于这些技能上的熟练程度;如果技能上欠缺,短期的求助他人,长期的开始学习;测算时间,把擅长的放到后面是优势策略;养成记录习惯,监督自己;按部就班完成计划。
7.“反刍”: 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效地避免选择性输入。具体方法是:空时或定期,把目前无法理解(疑惑的地方?)、或支持的(支持理由或实例),或反对的(理由或实例),或无所谓的(为什么?)论点观点记录下来。有了反思能力,才慢慢拥有类比能力,类比能力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理解能力高低的关键。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通过反思类比现有的经验。
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这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人是没有办法管理时间的,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只会自顾自的加速流逝。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参照至关重要。因为年岁与未来人生的百分比的变化,每个人随着年龄增长都会觉得时间越来越快。林志颖在某综艺节目中说过喜欢赛车的原因是因为速度足够快,时间就会慢下来。控制好每一个点滴细节,时间将被无限放大,把一辈子过成许多辈子。
你的努力和坚持才是你和别人的最大区别,将会体现在未来的一个个惊喜上,别过分的低估了今天给未来带来的价值。
PS:
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了解事件,精确地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事件“合拍”。
想办法提前预知需要怎样的技能,确定是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点执行。
学习起码一种技能很重要,无论它多简单,多没什么大不了,学会它总是可以让习得者了解到习得之后与之前的大不同。
˳�1X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