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了半个多月的秋雨终于歇了脚,天气放晴,连心情也变得愉悦了。
据网络宣传,说现在是看红叶的最佳时节。 于是,我和爱人决定趁11月1日周六,跟随旅行团去到林州市柏尖山看红叶。
早上六点半,天刚蒙蒙亮,就坐上了旅游大巴,一路向柏尖山进发。七点多,路过淇县,只见鹤淇大道两旁高树林立,不时有翩若蝴蝶的落叶在风中旋舞,花坛中有几棵火红的枫树晃而过,也是一种意外之喜。我跟爱人说,只要心情好,你会发现处处都是风景。爱人深以为然。
八点多,到了高速路口,却发现高速路因大雾封闭了,什么时候开放,也未可知。好吧,下车等吧,不能让这个小意外影响情绪,只当是多玩了个景点。你看,这高大的梧桐树,绿叶在渐渐变黄,一个个铃铛挂在枝条上,微风吹过,晃来晃去,似乎随时都会叮铃铃响起来,不是演绎秋天的浪漫吗?
太阳越升越高,浓雾散去,高速放行。一路上,大家兴致都很高,尤其是我后坐的两个小朋友,叽叽喳喳个不停。
到了林州界内,也就离开了平原,到了太行山一带。只见两边山连着山,绵延不断。山坡上,常青的松柏绿的更加浓郁,已接近墨绿,其它的落叶树木叶子已黄,呈现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尤其是,不时看到几户山里人家,房子掩映在树木中,在或山脚或山腰若隐若现。房前房后的梯田庄稼或已收割,或种着白菜类的蔬菜,真有点儿远离世俗的感觉。不时闪过的几棵高大的柿子树,红彤彤的柿子挂在枝头,更是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美。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中到大达了目的地。
大家一致决定,先在当地的农家吃了大锅菜再上山。河南大锅菜,到哪儿都一样,白菜、粉条、豆腐,烩在一起,就是美味。
据导游讲,上山只有一条路,沿着盘山公路一直走即可。我和爱人,吃完饭便开始上山。先沿公路走,望着远方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的山峰,毛主席的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瞬间涌上脑海,我觉得再也找不到能比“层林尽染”更恰当的词语了。
爱人说,这样上山太没意思了,我们应该不走寻常路。看到一处台阶旁,有“健身上山步道”的标示,我们果断决定,走山间小道。踏上几步石阶,就看到一条羊肠小道蜿蜒在树林间。山路并不太陡峭,我们穿行在林间,时不时地停下来,拍一拍身边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实在是惬意极了。难怪有人说,你脚踏土地,背倚大树,就会释放全身的负能量,吸收天地之精华,就会活力四射。
走着走着,一时兴起,我们俩像孩子一样大声的呼喊起来,也不管大山是否回应,也不管是否有人论说。
碰到一处较陡的地方,我们就四肢着地,来个真正的爬山。返老还童,这种感觉还不错。走着,看着,说着,笑着,头上是湛蓝的天空,身边是漂亮的树叶,哪有古人眼中秋天的萧瑟?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一刻被具象化了。
尽管“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仍然想,当春花开放之时,被满山遍野的鲜花围绕,又该是一种怎样的美。是不是明年春天可以再来一次。又想,明年来不来,还是后话,先把眼前的美景收入眼底吧。
翻过几道山梁,终于来到了柏尖山的最高峰。最高峰处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有几棵高大的枫树,几棵正红得似火,映着蓝天美得虚幻,几棵是黄枫叶,微风吹过,似满树金泊流动,贵气逼人。游客们嬉笑着在树下拍照,合影。我则来到平台的边沿向远处张望。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只见眼前平展出一幅千里江山图,巍巍太行,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此时此刻,我不由而生发出一种豪迈的气概。
平台两端,分别有一座道观和一座观音堂,看来神仙都住在山上是真的。
在平台上怎么看都看不够,但我们总得下山。
下山时,我们沿着盘山公路走了一段,又翻了几座山。可能是太过不舍,并不觉得累。
夕阳西下,月亮很快就挂上了山。柏尖山上半轮秋,笑看人间几多愁。带着满足,不舍,踏上了归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