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妞昨晚睡前跟我说,她去摘了东西,摘到一只小蜗牛,然后她自己把它吃掉了。我问她蜗牛是什么味的?她说是蓝莓味的,说得跟真的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完娘俩都在傻乐傻笑,这样脑洞大开的故事也就小妞能编得出来。也许放在其他父母身上,他们会立刻纠正孩子说蜗牛“很恶心,不能吃”之类的,但我没有这样做。
小妞十个月大的时候,我就给她讲各种绘本故事,一岁半左右的时候我就和她一起编故事一起编儿歌,她两岁时可以自己编各种故事了,想象力和联想力都很厉害。
尽管有时候编出来的故事很离谱,但我从来不喜欢用惯性思维去评判她,只是顺着她的意思去激发鼓励她。
我个人觉得,比起成人的惯性思维,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更为重要,我愿意去呵护孩子的幼小心灵及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异想天开的时候,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孩子的天性往往会被无知的大人磨灭了。
对我而言,我更愿意保留孩子的天性,不想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界定孩子的思维;对孩子而言,有些想法本身亦无对错,能拥有带着翅膀的想象力本来是一件好事,我们无需非要砍去孩子想象力的翅膀,给她一片自由的天空就好。
万事万物,一切皆有可能。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内心能比孩子更加纯粹更加真实可贵了,我们为何不去保护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