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
关键词:孝悌 本 道 仁
“孝”:善事父母为之孝; “弟”:同“悌”,善兄也;
“本”:木下曰本,指树的根部;
“道”:【说文】所行道也,本意为路,引申为道理。【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
“仁”:仁,亲也。上下相亲谓之仁。
【感想一 做人的根本是向爱】
这一节说君子应该务本,只有根本有立,才能体悟大道。道便是“仁”,孝悌是仁的根本。
本犹如树的根 ,道犹如树的果。只有扎根牢固,树才能枝繁叶茂,才能结出繁硕的果实。而孝悌就是仁这棵大树的根。
历史上许多皇帝都提倡以孝治国,而现在我们更有法律推动“常回家看看”,这些理念无一不是在提倡我们要孝敬父母。那孝为什么会这么重要呢?
我想是因为孝的本质是爱,尊重和感恩。提倡孝就是提倡我们要向爱,懂得感恩,知道尊重。父母兄弟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我们首先要学会去爱他们,尊重他们,感谢他们在我们生命中的陪伴,而后才能推己及人,用同样的态度对去对待我们的朋友、同事、领导及陌生人。当我们用孝这个行为把爱牢牢扎根在心灵这块沃土的时候,仁义这颗种子就不愁抽枝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感想二 以终为始的做事】
这一节从一个人是否孝悌判断出这个人是否会犯上作乱,是因为有一个前提——即作者认为一个孝悌的人就是一个仁义的人。一个仁义的人肯定是不会犯上作乱的。
当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也不要着急就动手,而是要先给自己立一个本,这个本就是我们的目标或者说是底线。有了这样的一个本,做事就有了一个凭据。在遇到选择、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茫然,就不会轻言放弃,因为心里知道自己要到达哪里,所以选哪条路,用那种交通工具就清晰可见。
同样,当我们在判断一件事的时候,也不要仅凭第一感觉,而是要通过这件事的表面看到它背后的本是怎样的。只有看到这个本的时候,我们做出的判断才可能是正确的。以我自己学习《论语》来说,从表面看,我只是在学习一门课程,每天既要看书又要完成一篇写作,对像我这种没有写作习惯的人来说,拿起笔来,不知道怎么组织语句,有些想法,但又不能精确的表达出来。这种感觉真的有些小痛苦。那我是不是就可以通过这个表面现象告诉自己,我其实不适合写作,放弃算了吧?肯定不是的.那我为什么要做做这件现在并不能让我舒适的事情呢?因为在学习《论语》这个表面背后,是我对智慧的向往之心,是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的上进之心。有了这个本心的指导,我知道自己每天的坚持是对的,只要克服了这些不适,我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