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保,还有必要买商业保险吗?
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转发大病众筹的求助,深刻体会到在重大疾病面前人的那种无力感。一场大病真的能摧毁一个家庭,尤其是那种只有一个人有收入的家庭,家庭经济支柱倒了,全家瘫痪。也见过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刚步入社会不久,父亲病倒,家里也没多少存款,根本应付不了。
就算是再有骨气再要强,再没钱,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病情加重,在生命面前,尊严和面子真的算不了什么。所以,才有去众筹平台求助的举动。
然而,我看到的筹到的资金都很有限。就去年那段时间一个接一个的众筹让我决心尽快配置商业保险。因为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最好的办法是未雨绸缪。
我也不断的有意识的去提醒身边的人配置保险。最多的回应是我有医保,最佛系的说我不买保险,真得了病有钱就治,没钱不治。我不能劝说太多,说太多别人会以为你有什么利益在里面。然而,你真的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现在我来说说医保。医保报销的一般公式:
报销金额=(治疗总费用–起付线–自费部分)*报销比例(70%–90%)。
起付线即治疗费用超过最低限额才可报销,一般1000–2000元不等,视地区而定。
最高报销额即报销的钱不能超过最高限额,一般几十万,视地区而定。
职工医保起付线要比居民医保高一些,报销比例也更高,最高赔付也更高。
医保是居民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应对常见的小病没问题。但对于一些大病需要花费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作用就不明显了。而且对于一些检查,手术费及治疗效果较好的进口药、特效药也是按比例报销或者自费。
你身体没啥大问题当然不觉得,当疾病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就只能拍大腿了。到时候拍大腿也没用,一旦你患了健康告知中指定的病就很难买或者保费很贵,不能说感觉自己身体有问题了再去买,保险也是有等待期的。
保险也在不断升级改造,审核也越来越严格,还是要趁自己年轻身体好提前配置保险。
保险的本质是转移风险,它不能阻止你患病,但在关键时刻可以帮助你度过难关。有人说:那我如果不患病保费不是白交了?消费型保险是这样的,也有返保费的那种,但保费会贵。
再说你买保险的目的是以小博大,转移风险,不是投资,还考虑能不能回本。
我过年回家准备给家里长辈配置意外险,因为老年人不好再买医疗重疾保险,而意外险不分年龄。一问原来已经买过了,是政府强制要求的,只不过保额有点低。
现在政府都强制买保险了,为什么好多人还是不相信,感觉保险骗人。其实我之前也不相信,随着认知升级,就相信了。其实保险有保监会为我们把关,受法律保护,根本不用担心保险公司跑路。
保险起源于国外,中国早期保险行业管理确实不规范,不排除有些人为了业绩夸大了保险的功能,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但现在保险管理各方面比较严格,只要我们擦亮眼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看好合同协议,问题不大。
保险不是骗钱,它是帮你转移风险。觉得骗钱,摸摸自己的口袋里有多少钱给人骗。越是没有没钱没抗风险能力的家庭越应该配置保险,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保额,但不能没有。
商业医疗险是对医保的补充和完善。一个30岁的成年人每年拿出吃顿大餐的钱就能获得几十万几百万的保障,不香么。
不知不觉写了很多,我不卖保险,我只是想发表一下我的观点,也希望不要看到因为疾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