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王野老师的课程收获颇多,爆品的核心是创新地解决重要的隐藏需求,同时设计好它的自传播点所在,让它能够自带流量。只有自传播、自带流量,才可能成为持续点爆的爆品。
爆品是做产品的升级,只有先掌握了产品的方法论,才能在成功产品的基础上做大,做成爆品,且不断的做出爆品。爆品方法论要从人性出发,比如简单易用,比如可以去炫耀,证明自己的身份;其次要有技术基础,强大的技术创新力;再次要有方法聚焦唯一方向,无限趋近最优解;还要不断迭代,笃定方向做减法;最后是升维,从量变到质变。
爆品方法论的底层逻辑是收敛聚焦,最大化单一要素。
爆品的特质是什么呢?通用,极简,超预期。王野老师加上了时机这个新概念,时机其实也是趋势,是天时。
第一,足够创新。只有足够新才能引起足够多的关注,足够多的关注才有机会爆。足够的创新要用来满足消费者、用户尚未被满足的,最好是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的需求,从而打造杀手级应用。
第二,10倍好的价格,或者10倍好的体验。为什么讲10倍好呢?这是一个虚词,并不是说一定要量化的10倍,因为你的消费者和用户其实包括身边所有的路人,这些不认识你的人不粉你,也不黑你。对这些人来说,你比别人好20%,他们是感知不到的;好一倍,他们可能会说还不错;好5倍,这些路人的嘴巴会张开,说你的东西真的很好;10倍好的时候,才会形成飓风一样的吸引力。
第三,Timing(时机)。Timing很多时候也要靠运气,你所创业的这个行业和领域,现在是在一个什么阶段?浪潮是什么?是在退潮,涨潮,还是在巨浪来临的前夜?
如何做出好产品并营造自己的护城河呢?上面的公还有一个式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思维模型帮助我们打造产品,就是PMF,什么是PMF(Product Market Fit),指的是产品与市场匹配相匹配。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也会有不同的打法。比如是在细分市场更好的体验,还是全新市场开辟一种需求,我们要先考虑商业目标,想想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个模式去定义自己的目标人群,精细化运营。在每个阶段,用不同的体验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夯实自己的曲线。
那怎么保证产品与市场是匹配的呢?
首先看这个我们看中的市场或者趋势与人是否匹配,就是我有没有能力去做这个事情,我们的资源,我们的初心是跟市场相关的吗?如果不相关,也没有意义。
其次,我们打算做的产品与市场匹配吗?用MVP,精益创业理论,极低成本快速试错,比如用内容取代产品,内容海报、宣传册、预售等等;用服务取代功能,先用服务去和用户交互,来代替功能,找到用户真正的需求;用组装取代制造,利用外部资源一起来组合创新;把产品做小一点,聚焦核心功能,做减法。
然后,看成本与市场是否匹配?看是要压低价格成本,还是减少迁移成本,就是加大用户的转换成本,比如手机的数据,电脑的数据?
最后,看产品与销售渠道是否匹配?销售渠道十分重要,让产品让用户能看到,比如找到现在的趋势平台,用户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比如小视频等,让产品具有传播属性。放大合适的传统渠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