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添2018年3月26日总结分享《成为更好的人》
我在2009年开始实习,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那时候我的想法,是每月一两千,可以买新的球鞋。2010年,父亲把我送去了他当时的客户四川品品做业务员,在品品我工作了三年。那时候我的想法,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业绩,每月赚更多的钱,可以用自己攒的钱给爸爸妈妈一些回报。2013年,我和父亲双双出走,成立了现在的公司,我曾经效力的四川品品,如今成了我们的最大的客户,那时候我的想法,是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赚很多的钱,让身边所有的人都过很好的生活。2018年1月,我参加了盛和塾的年会,当天,我便报名成为了盛和塾的塾生,那时候我的想法,是要巩固自己的心态和知识,让公司在未来,不会因为我的懒惰而堕落。
成为塾生,所学的第一本书,是稻盛先生的《领导者的资质》,着重学习了其中的“五项资质”和“十项职责”,如果说16年参加《六项精进》的学习,是为我打开了人生的智慧之窗,那么《领导者的资质》应该就是为我推开了启迪之门吧!
每一天学习后的分享,都是自我反省的过程,多的时候,我会花一个多小时来整理自己的思绪。分享在发给挚友之前反复审度和修改,与挚友间隔空的分享,我也全当作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约摸三年前,我去昭觉寺礼佛,那时候的我终日被日常的工作琐事所缠,公司后勤事无巨细都要经我之手,每一天都感觉身陷泥淖一般,精神和精力也出现了极大的偏差。特别是当时关于公司体系文件的重新编撰,几乎要由我一人之力完成,心态已然相当抵触。在释迦牟尼前,我虔诚的顶礼,将内心的困惑与焦虑全盘倾诉给了佛祖,期盼能得到开导,也就是在那一瞬间,头脑间似乎是有人在与我说话,又像是灵机一动,“所有所做的事,都是为了身边的人,体系无关质量或是安全,不都是关于他们,而这不也是在为善,也是在修行吗”。直到现在,我低潮时候,也时刻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而在学习了《领导者的资质》之后,我明白了,原来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公司领导者所应有的使命!《领导者的资质》的学习,就像是一座桥梁,让佛法的慈悲心与我的工作紧紧的联系了起来。
经过接近两个月的学习,我顿然发现,曾经看似复杂的公司管理,原来是如此的清晰明了。作为公司管理者,首先,我们应当“心正、身修”,遇事不断叩问自己“作为人,何为正确”,拥有利他、谦虚的高尚人格,直面困难决不放弃、一心为所有人的幸福而努力的坚定意志,以及比谁都刻苦,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其次,敢于挑战,不贪图眼前短浅的利益,勇于花费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完成产品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先进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以此创造更高的收益,提升员工的物质水平,变相增加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另外,要时刻怀揣大义的名分,让员工物质精神双丰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响应各管理部门的号召,关注职业卫生,关心环保事业,同时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最后,要时刻关心爱护员工,像手足、子女、父母、爱人一般。纵然一天的工作可以使身体劳累,员工的心情却要轻松愉悦,无论是工作环境的提升,部门、工序间人际关系的改善,亦或是个人福利、家庭福利的考量,都应作为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来完成。
将来的经济环境、国家政策或许会对我们包装行业影响甚巨,但我相信,只要我拥有慈悲为怀的利他初心与坚定不移的目标,公司之事业定会如日中天,员工之幸福定会指日可待,而我,也一定会“成为比初生时更加高尚的人”。
感恩家人们的阅读和回应,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斧正。并期待明天 彭勇 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