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这样一个特殊符号到底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学校颇不宁静。

学生蠢蠢欲动,老师心力交瘁,家长忧心忡忡,对手虎视眈眈......学校不得不采取措施。

老师们似乎发现,匿名群消息很方便,可以把自己不敢直接对领导讲的话全部一股脑倒出来。于是,匿名越来越多。

有老师说,学校需要发展,需要改善校园风气,就是下定决心开除“差生”。

似乎从什么时候起,“差生”已经成为一种标签,一旦被贴上这个标签,同学不理老师不爱,似乎就已经判了死刑。

曾经,也有家长对我说这样的话:“我不想我的孩子在学校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孩子'。”

所谓“特殊的孩子”,没有人说她是一个“特殊”孩子,但是,让人觉得她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其实在老师、同学眼里,并没有把她当作是“特殊”孩子,如果一定要说有,我想,那就是老师们说的“特别”的任性。

孩子需要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但是更需要家长、老师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去积极引导,而不是一昧地纵容。当孩子坐在三楼走廊上,你说她只是新奇,当孩子爬出五楼窗台,站在窗户外面摇摇欲坠,你说她只是好玩......

这时候,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

但是“特殊”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差生”,“差生”并不一定就是特殊孩子。

在说到“差生”的时候,匿名的老师说道,只有把某某某开除了,学校才会慢慢变好。其实真的是这样吗?

走了一个他,还有千千万万个他,难道,每一个都开除?

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想要多去找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是想靠逃避省事来作为权宜之计。

“差生”到底是“差”在哪里?成绩?品行?

在学生被归类划分到“差生”时,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把老师逼到恨不得开除某一个人,程度似乎不轻了。但是现在的状态往往是,家长不想管,老师不敢管。很多老师想管,但是却不敢管,是多么的悲哀,或许也是时代的悲哀。

作为老师,不想有“差生”这样的词存在,但是或许它会一直作为一个特殊符号而存在着,因为在某些时候,在老师失去信心之前,孩子自己已经放弃了自己。又有多少老师能够真的拯救身边的“差生”呢?

作为老师,我不奢望所有的学生都多么的优秀,但是却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呀轻易地放弃了自己,不要别人还没有放弃你的时候,你就自己放弃了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升起,山腰云雾缭绕,山峰直入云霄。云霞被染得绯红,太阳正躲在峰后,似乎已经睁开了惺忪的双眸,就...
    d89c86e5426b阅读 1,319评论 0 0
  • HBase是一个构建在HDFS上的分布式列存储系统,主要用于海量结构化数据存储,从逻辑上讲,HBase将数据按照表...
    三万_chenbing阅读 2,701评论 0 1
  • 我可爱的妹妹,一眨眼你就这么大了,甚至我都不知道我为你做了些什么,每当姐姐寄完宿回来,就特别想看见你,你平...
    0433婧婕阅读 1,755评论 0 4
  • 完成图!
    Jason绘阅读 3,511评论 16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