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如果改成:《如何看待 95 后姑娘做公务员?你能接受家人做公务员相关行业吗?》,肯定就没这么高的关注度了。正因为与大众认知有冲突,才会凸显出来。
提出这个问题,是源于这件事:
河南姑娘任赛男是一名寿衣模特和主播,最初做这行时,因为忌讳,朋友远离她,妈妈劝她辞职。
工作三年多来,她用心帮每一位有需求的人在人生终点选到称心如意的衣服。
曾有一个身患癌症的女孩在医院走廊穿着她推荐的寿衣拍照,家属的一声谢谢让她觉得温暖。
“帮逝者在生命最后做体面告别,就是值得的,请不要把我当瘟神。”
对这份工作,你怎么看?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了支持,我也不反对。
不过我想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一下,可能更有助于认知。
站在外人的角度,
我们可以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们可以说:自食其力凭本事吃饭,没什么不好;
我们也可以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都没错!但你想过没有,
如果让你做这个,你会从内心真的想做吗?
如果还有其他选择,你还会选择做这个吗?
如果你是她的家人,你真的愿意接受她做这个吗?
当你被别人指指点点,当你被别人嫌弃,当你因此相亲屡屡碰壁,当你的家人为此没面子,你还会坚持吗?
我相信,有的人会接受,但那只是少数。这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因为这个行业赚钱,或亲戚朋友家族一直做这个,才接受的。
如果是多数都能接受,也就没有在此讨论的必要了,不是吗?
中国人很避讳谈死的,只要与此沾边,大部分人都会本能选择躲避,因此对此职业有偏见也是正常的,是自然的心理反应。
如果你想要改变多数人的偏见,太难了,所以只能改变自己。
如何改变呢?
如果你能够承受这个职业带来的负面后果,或者说你评估此职业:综合效益-综合成本=正数,你就选择去做;
反之如果是负数,就离开。
这个效益和成本不只是包括金钱上的,还包括社会看法、给你带来的影响,以及今后发展的空间等等。
我想每个人的选择肯定不同,正数越大,你就会越坚持去做;负数越大,你就会更坚决的离开。
不只是这件事,其实其他事情也一样,都是在衡量的过程中做出的抉择。
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